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玩宝大师
  4. 第549章 双龙寿字币
设置

第549章 双龙寿字币(1 / 2)


孔老板虽然注意到了这两处“银片”镶嵌,却没当回事儿。一个红木盒子上,镶嵌点儿东西,很正常,而且非金非玉,只是银的,还未必是纯银,应该就是为了好看和方便。

“你买了盒子,我这倒流壶用什么装?”孔老板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您这开店的,还怕没有盒子么?”余耀表情认真地解释道,“我有一件瓜形罐,这盒子大小正好合适。”

“瓜形罐?也是老窑?”孔老板又问。

“不是瓷器,是锡罐,金属器。所以不光大小合适,您这盒子上嵌了银片,更是相得益彰。”余耀进一步解释。

“一件锡罐,余先生也这么重视?”

“名家作品。”余耀并没有说谎,他手里确实有一件清代制锡名家沈存周的锡制瓜形罐,是他当时和杨锐在“流水席”上“吃”到的。

“名家,不会是黄裳吧?”孔老板不由眉头一挑。他并不懂锡器,但好歹是古玩行里的人,还是知道大名鼎鼎的“黄锡”的。

黄裳是明代的制锡名家,自然要比沈存周早。

这个名字,和《九阴真经》的作者同名,不过写《九阴真经》的黄裳,是金庸武侠里的人物,而制锡名家黄裳,则是实打实的历史人物。

本来是要买盒子的,结果聊偏了;而濮杰一听黄裳,不由“啊”了一声!

他是个武侠迷,金庸的十五本武侠全都看过: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女主是西施的《越女剑》。他最初喜欢上功夫,也是受了武侠的影响。

在濮杰心目中,金庸笔下的第一高手,不是独孤求败、扫地僧、王重阳等等这些,而是黄裳!

孔老板一听,笑着对濮杰说道:“我说的黄裳,是明代制锡名家。”这盒子他倒不是不能卖,而是一时没想好出什么价儿,正好借此缓冲一下。

“噢!”濮杰点头。

余耀轻声道,“你还拿了我一本《长物志》呢,看来是没仔细看。这里头有过‘黄锡’的介绍。”

《长物志》这本书,应该是收藏老虫必读的。这本书的作者是文徵明的曾孙文震亨;文震亨是个雅玩鉴赏高手,这本书很有见地,同时也有很多鉴定方法。

接着,余耀又对孔老板说道,“不是黄裳的,是清代的名家沈存周,算得上清代第一制锡高手了!”

老周低头点了一支烟,他也不明白余耀为什么要买这个盒子,但听余耀这么一说,似乎也合情合理。

古玩一行,博大精深,孔老板在瓷器上眼力不弱,但在金属器上,见识实在有限,他其实没听说过沈存周,却也不动声色,含笑点头,“原来是他的作品啊!”

“所以啊,碰上一个合适的盒子,还望孔老板成全。”余耀接着说道,“其实,这老窑的瓷器,用红木盒子并不好看,都是暗色调。”

“就算好看,你余先生远道而来,我也不好意思不应你啊!”

“那就请孔老板报个价儿吧。”

这个盒子,孔老板是掏老宅子的时候,一枪打了一堆东西,其实没什么成本,不过好歹是个清末的老红木盒子,而且是余耀主动提的,所以他便报了个一万的高价。

余耀心头暗喜,但也没有一口应,还了一嘴六千;孔老板笑而不语,余耀便又加到了八千;孔老板还是笑而不语。

余耀还价,也不是真为了少几千块钱,只是不想惊了孔老板;略略沉吟,正待加到一万,孔老板却开口了,“好啊,八千就八千吧,图个好彩头。”

货款两清,余耀当即提出告辞。老周和濮杰也没多说,心里却都想,这么着急闪人,那肯定不是为了给什么锡壶配盒子了,估计又是个漏儿!

三人离开了博雅轩,都道反正来了古玩市场,那就继续逛逛。等到离得博雅轩远了,两人不约而同问向了余耀。

余耀笑道,“这么有名的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币,你们居然都不知道?!”

对于收藏钱币的人来说,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币,算得上银币的珍品之一了;但是古玩的品类,实在是太过庞大驳杂,偏巧老周、濮杰,还有孔老板都不好这一口儿,也没什么研究。

况且这并不是一枚银币完整展现在眼前,而且只露背面镶嵌在一个红木盒子上。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孔老板压根儿没当回事儿!这一点,玩家想必都有所体会,不是自己喜欢的、专长的,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收藏书画的,见到一些工艺品杂项,有时候甚至会嗤之以鼻,匠人的东西,有什么文化素养、文人风骨?

同时,钱币这一类,在崇尚艺术价值的古玩藏家眼中,有点儿“不入流”;因为是“模制”“机制”的东西,一次出一批,即便有些存世很少的孤品,那也无法和艺术品媲美。

“我好像听说过,但还真是没见过实物。”老周挠了挠头,“是和慈禧有关系吧?”

余耀点头,“对,这个老婆子的六十大寿,恰逢甲午战争,还没过寿,倭寇已经攻占了大连,结果她居然还斥责劝谏的大臣,说只要打不到京城,寿宴就要风风光光地办!”

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币,就是广州巡抚为了给慈禧祝寿而铸造的银币。不过,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