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模仿李思训的画家很多,少有这种水准的。”
沈重远一听,心头一喜。
但其实余耀还没断定是不是唐画呢!模仿水平高,和什么时期模仿的,是两码事儿。
余耀说着,又仔细看了看绢本画心和装裱绫底的结合处,还有侧面的光感。
绢本书画每次重裱,和纸本不太一样,基本都得用光滑的石头或者工具加蜡,将背面轧光;如果多次重裱,侧看绢面,会察觉到一层亮光。
这层亮光,俗称“包浆亮”或者“镜面光”。
这幅画上并没有,也就是说,即便是真迹,也没有经过多次装裱,甚至原裱之后,只有清初的这一次后裱也有可能。
确定了这一点之后,余耀又拿起放大镜,仔细看了看画绢。
最后,才看了纪察司的半印。
整个鉴画的过程,耗费了近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