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和回报相比,肯定不会出现负数,所以自己不欠朝廷什么。
他立下的功劳,对得起自己的待遇,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只是基于这个时代的君臣观,皇帝萧纲对他的知遇之恩,是他唯一的亏欠。
李笠说出心里话:“我奉先帝之命镇守徐州,就不会让徐州被北边夺了去,这是报答先帝知遇之恩。”
“将来,朝廷要换人守徐州,可以,接任的人,至少要像样,若是无能之辈来占位置,免谈。”
彭均反问:“拒绝朝廷调令,道理上说不过去吧?”
李笠回答:“说得过去,要是让无能之辈来徐州当刺史,我当然服从调令,带着部曲、僮仆离开,步骑数万人,到新地方上任。”
战功赫赫的李三郎带着步骑数万人南下,这等同于直接恐吓,彭均明白李笠的意思,心中大定。
李笠态度强硬,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寒山是他们的根本,他们几个养精锐部曲,靠的就是寒山各种产业挣来的钱粮撑着,不然光靠鄱阳的产业,彭均可养不起部曲之中的数百骑兵。
要知道,养一匹战马的消耗,抵得上五户人家。
一人双马的配置,耗费翻倍。
该说的说了,李笠不忘交代:“你抓紧时间囤积粮草,说不定,江南若是乱起来,给徐州的供给会骤减,到时候,我们必须有库存粮。”
“你自己也要提防细作、刺客,毕竟齐国来明的行不通,极有可能来阴的。”
李笠不厌其烦的交代着,不是他不放心彭均的办事能力,是为了让彭均重视起来,及早为渡过‘寒冬’做准备。
建康城里的权力斗争,他没能力掺和,守住徐州、挡住齐国南下之路,为第一要务。
若建康城里的权力斗争引发内战,徐州就只能独自抵御卷土重来的齐国大军。
但徐州决不能丢,因为守住徐州,是对国家负责,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团队’负责。
毕竟寒山城里,有许多人大量的产业,不容有失。
若朝中围绕权力的争夺,决出了胜利者,按时代的惯例,这个胜利者迟早会走向那一步。
那么他发兵干掉篡位者,或者干掉屠戮先帝子孙的权臣,也算是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