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店有水力作场嘛,用水力机械批量调直箭杆,省时省力。”
“原来如此...”顾客点点头,下了决心:“我订五千支木箭杆,三日后,能交货否?”
吴二闻言有些为难:“若是往日,没问题,只是如今不巧,小店接了个大订单,怕是要过五日才能交货。”
“大订单?”顾客有些好奇。
“是,公廨的订单,不光小店有,别家也有,虽然造价给钱,但也算是官役,谁敢耽搁?”
顾客又问:“公廨不是有自己的作场么?如何会向你们下订单?”
“这不眼见着就要入冬了,万一北虏来犯,可不是要打仗?再说,南边...”
吴二的声音小了些:“南边京城,重阳节时出了些事情,谁知道会不会乱起来。”
重阳节那天,皇帝遇刺身亡,皇太子病重,这消息已经传开了,所以顾客并不意外。
看样子,徐州公廨在备战,防止齐国趁火打劫,因为需要的箭矢较多,所以向民办作场下订单订箭救急。
不过他不急,等得起:“无妨,五日就五日。”
吴二大喜:“行,行!这边请!”
。。。。。。
武库,大量箭矢正在入库,库吏们正在清点,偶尔起意来查武库的李笠,则在一旁抽查。
随意拿起一支箭,仔细看起来。
箭很普通,箭镞为四棱细长锥形,用于破甲,因为是批量制作,所以各破甲箭的箭镞外形都一样。
看完箭镞,李笠试了试箭杆软硬度,又比了比直度。
这是拼接竹箭杆,为三到四根细竹条粘接而成,粘合剂为鱼鳔胶,用机器修型,两端再以丝弦缠绕。
因为取材方便,制作不算复杂,所以产量很大。
如果把箭杆打分数,满分一百分,合格为六十分,这种‘量产’箭杆能有七十分。
由工匠精心细作的‘精品箭杆’能有九十分。
但战场上弓箭手用的箭,讲的是量大、堪用、便宜,所以批量生产的‘七十分’箭杆,对于军队用箭来说就是最好的箭杆。
用的箭羽,也是极其‘垃圾’的鸡毛(取自鸡翅膀尖的几根羽毛),所以造价很低,一支箭的‘出场价’折钱大概是六十文。
李笠将箭放好,看着眼前一大片木箱,只觉看到的都是钱。
再便宜的箭,数量一多,也是个天文数字。
一个弓箭手出征,基本装备是:手中一张弓、羽箭三十支。
三千弓箭手就要配箭九万支。
若这些箭都是最便宜的鸡毛箭,耗钱五千四百贯,还不算弓的钱,后续的箭矢补充还不包括在内。
而徐州军的步兵们,全都要携带弓箭,无论长矛兵、刀盾兵等,临战时先抛射几轮箭矢再换主兵器。
兼职弓箭手的长矛兵、刀盾兵,作战时不需要携带那么多箭矢,但总兵力数量多,加上必备弓箭的骑兵,军队需要的箭矢自然也就更多。
羽箭是消耗品,若预期之中的战斗会很多、战争旷日持久,就得在战前尽可能囤积羽箭,并且调拨到各地城池、营垒、堡寨,以作不时之需。
所以,寒山堰的官、民箭矢作场现在已经全力开工,在原料得到充足供应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制作箭矢。
公廨统计过,目前官、民作场的箭矢日产量,粗略统计是二十万支。
原材料(竹、木、羽毛)为公开求购,所以,当各作场全力生产时,巨大的需求,养活了许多人和商家。
其中有养鸡鸭鹅的养殖场,制作鱼鳔胶的作场,贩卖竹、木的行商,以及受雇佣在作场里制作箭矢的普通百姓。
当然,还有接了订单、日夜赶工的民办箭矢作场。
寒山堰充沛的水力资源,撑起了生产力,大量水力作场全力开工后,生产出来的量产型兵器,足以在短时间内武装大量人员。
在多方努力下,徐州军有充足的物资保障,加上充分的训练,以及不断地实战磨练,战斗力很有保障。
所以李笠的徐州军,是一只吃人的猛虎,而不是看门的‘旺财’。
看着眼前大量等着入库的物资,李笠很满意,对于未来充满信心。
可问题是,建康城里的权贵们,即便高看他一眼,恐怕还是把他和麾下军队,当做一条猎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