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黎小鑫看着妹妹的眼睛,肯定地点点头。
逃难的队伍缓缓前进,黎小鑫一边走路一边给妹妹详细解释他这么肯定的原因。
“你知道静德书院所在的静德山,是座什么样的山吗?那座山三面环水,背后是高高的大悬崖,想要上山下山,基本只能通过山门前的石桥,所以说,即使倭寇真要打静德山,只要守住石桥就行。”
“听说,第一次倭寇来袭时万老板不仅损失了大笔财物,城中的家眷也有伤亡,后来他就把家眷住的地方搬到了城外;然后他在静德山上,也就是书院上边儿的别院里面,开始长年囤粮草,又多招了几百家丁,并且派人在倭寇经常登陆的海岸附近巡视,一旦发现倭寇来袭,马上会派人将家眷都接上静德山,接着派人骑马进城通知百姓提前逃走。静德山附近的村民也会上山避难,书院、万老板的别院还有山顶的寺庙都会提供临时的住处,几百家丁会守住石桥,不会放一个倭寇上山。”
“听说第二次倭寇来的时候,万老板用这个办法,不仅万老板家里,包括书院还有静德山附近村庄的百姓都少有伤亡,倭寇根本没上山,山上粮草充足,又有住处,平平安安躲过一劫。”
黎小鑫一边走路一边说话,说得有些口干,拿起腰间的水囊喝了一口,又接着说道:“要是南门能走,我都想带着你们去静德山上避一避,比往北逃到安州舒服多了哎!也省得你跟妹夫俩人分开。所以呀,你就放一百个心吧!他待在山上可比你舒服多了,你还是多担心担心自己吧!”
听到哥哥说的这般详细,黎小刀露出欣慰的表情。
安全就好,这样她就放心多了。
自己也会努力保住小命的,过上一半月,就能再见到相公了。
只是她心里还有疑问实在不吐不快。
黎小刀一边走在哥哥身旁一边问道:“哥哥,省城有多少驻兵啊,倭寇又有多少人?怎么没见动静南城门就破了?为什么你说官兵不会通知百姓?”
黎小鑫朝前后左右看看,附近还有些逃难的人不过离得稍远些,他凑近黎小刀耳边,手挡住嘴巴悄悄说道:“刚刚在城门附近人多我不好开口,现在悄悄告诉你吧,省城少说有上万驻兵,倭寇少的时候上千人,多的时候数千人,人数省城驻兵有绝对优势,但自打第一次倭寇攻进省城百姓间便有传言,说守城的,甚至上面儿的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三位大老爷都是暗中串通好的,不仅不抵抗纵容倭寇进城,甚至还有大誉朝的人也加入倭寇的队伍,领着倭寇对百姓烧杀抢掠……哎……你说这要是真的,这省城怎么可能守得住呢?我现在只盼安州能守住,可别再折腾了……”说罢黎小鑫深深叹了口气。
黎小刀感觉自己的三观被暴击了。
哥哥是说不仅有百姓加入倭寇,甚至父母官都是帮凶?
这……也太黑暗了!
“就没人能管管吗?朝廷在干什么呢?”黎小刀气愤道。
黎小鑫哼了一声,小声道:“听说陛下刚继位没几年,助陛下上位的容亲王——也就是陛下后来封的扶国亲王,和陛下的小叔子瑾王,两股势力斗得你死我活,根本无暇顾及这东南省的倭患。倒是听说容亲王辅佐当今陛下治国有方,只是容亲王的势力多在北方,就算容亲王有心想除倭患,也是鞭长莫及啊!东南省的官老爷们背靠瑾王,哪里可能让他的一兵一卒踏入东南省的地界?”
“那就没办法了吗……”一番话听得黎小刀唏嘘不已,“万老板养了几百家丁用来自卫,那其他有钱有能力的人呢?大家联合起来不能抵抗一番?”
黎小鑫苦笑一声:“我的傻妹妹诶!其他有钱有能力的人只要不和倭寇一伙抢你的就不错了!我不信倭寇头头没找过万老板,但是不知道为何万老板看起来似乎并不想和他们一伙。”
还以为穿进了个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世界,没想到竟也是这般现实和黑暗。
黎小刀从前在史书上看到有杀百姓邀军功的事情,让她又气愤又悲伤,万万没想到穿越了竟还真遇到字面意义上的“鱼肉百姓”。
如果万老板和倭寇不是一伙的……她突然想起来万玉山海边那三条大船和船上满满当当的货物……
恐怕要糟糕了。
之前她就觉得市舶司扣押客里纳的货物让万玉山的船一直无法将货备齐,从而无法离港出发,似乎有故意为难拖延之意……
也许万老板不肯入伙,所以这次被他们盯上了?
她一边在逃难小队的队伍里走着,一边轻轻叹口气。
什么叫吃人不吐骨头,太可怕了。
“哥哥,百姓真苦啊。”
“哼,那可不,就像咱们,恐怕这一整个月都只能吃干饼子喝凉水了。就我们这还算好的,还有没粮吃的人呢!”
谈完这一段两个人都沉默了。
逃难小队一直向北没敢停,走到这天中午的时候也继续赶路,伙计们都轮换着拉车,大家直接边走边吃了干粮喝了凉水。
直到走到太阳快落山了,黎小鑫才找了路边宽敞平整的地方,让伙计们将布棚子拿出来就地搭好,这样虽然不能像房间一样暖和,但是好歹有个棚子能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