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加工中心完成(上)
郭泰来还是苦笑。海哥有点纳闷,都可以分期付款了,怎么还是这种表情?
“那个,京城我还有块地,还要建造一个公司总部。”郭泰来叹了口气说道:“这边不仅要建造一座大楼,还要建造各种高端实验室,那个更费钱。”
京城造大楼,高端实验室,这两个随便哪一个,都不是一点点钱能够拿下的。就连海哥,现在都有些同情郭泰来了。
本来一般的房地产项目是可以贷款的,只要地拿下,就可以把地抵押贷款开始操作后面的建造事宜了。但是郭泰来不愿意贷款,如果没有抵押产权的话,连盈利能力都看不到的新公司,想要融资实在是太困难了。
几乎可以说,京城的公司就是郭泰来一个人撑起来的。暂时来说还靠着上次卖掉车型的资金投入,虽然看起来高达一亿多美金,但能持续多久,还有待商榷。
海哥是知道美容院的,也知道郭泰来特殊的整容技巧,但是他却不能建议郭泰来多做几个整容客户。郭泰来每做一次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他决不能让郭泰来损害自己的身体然后来赚钱。
“慢慢来。”海哥还能说什么?只能这么劝了:“要不,你可以试试从丁总或者程总那边融资,相信她们肯定乐意投资你的公司的。”
“算了,也只能这样,先慢慢来吧!”郭泰来暂时还不想要别人插手自己的公司,等自己撑不住的时候再说吧。
虽然没办法帮郭泰来解决资金问题,但是海哥还是能帮郭泰来想办法争取一下姑苏那块地的。小辉自告奋勇,主动提出跑去姑苏帮郭泰来协调,郭泰来碍不过,只能点头同意。
王教授这边的材料已经陆续送到了那个岛上,郭泰来回去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制作零部件的过程中。
所有的材料在送到这边的时候,都放置了超过二十四小时以上,适应了这里的温度,不会出现内外温差导致的应力以及膨胀尺寸不同。岛上的防震沟防震墙都齐全,绝对是最适合高精密加工的所在。
相对那两块大平面定盘,其他的零部件尺寸较小,制作起来也简单,不到一周的时间,所有的零部件就已经完成,只剩下装配和调试了。
王教授实验室的几个课题组几乎是全部出动,连毕业两年没怎么见面的宿舍二哥也在其中。妖孽一直是妖孽,他负责其中的电子控制部分,论文已经出了好几篇。估计这次超高精度数控完成,二哥把最后一篇论文写完,就能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达到直博毕业标准了。
郭泰来负责按照图纸进行装配,并协调其中的公差。刘老作为现场指导。一群博士生硕士生全部打下手,按照郭泰来的要求小心的搬运某些部件。现场还有四个硕士生按照郭泰来的装配流程进行记录,每一步都要事无巨细的记下来。包括从多高的高度按照什么样的速度放下来,几号螺丝螺母按照多大的扭矩拧了几圈,然后又释放应力倒拧了多少度,等等等等。
每一个步骤,郭泰来都和刘老一起把为什么要这么做,能达到什么效果,工件因为哪部分误差而导致需要如何的反向调整配合公差这些经验全都说了出来并记录下来。以后这个详细的装配手册将会是量产之后装配工程师的装配指南。
步进电机这边是由电机系出的方案,同样也是一位博导带着几位博士生和硕士生完成的设计。生产同样也是由郭泰来手工完成装配,所有的装配记录依旧还是详细到了每一个动作的力度和角度大小。
润滑油和冷却液都是化学系和机械系的两位教授单独研制的,低挥发高纯净度,还配了高目数筛网过滤。在安装过程中就要考虑到润滑,同时也会安装好配套的冷却液的管路。
装配完这些,调整好公差,郭泰来才按照二哥这边的要求安装电路板。控制程序已经在模拟机上跑过数百次,除了因为模拟机控制精度达不到高精度要求没办法测试之外,其他的各种换刀走刀更改角度旋转前进后退进刀退刀全都已经模拟遍了。控制系统安装好之后,清理杂物释放静电,无关人等都退出之后,这才给电测试。
郭泰来以为,上电测试只是学校内部几个子系统研究团队甚至只是实验室内部人员进行测试就可以,至少等到测试通过功能没问题之后,再上报领导。可是他没料到的是国家对于这款全新设计的纯国产超高精度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的重视程度。
不光是精仪系系领导特意从学校里赶了过来,化学机械电机系的几个系都有领导过来,连校领导都来了几个,王校长就在其中。不止如此,信息产业部还来了几个领导,华夏科学院和华夏工程院都各自来了几个院士,队伍的级别高的吓人。
王教授是整体项目的控制者和统筹规划者,其中大部分的理论和设计是他的想法,但具体实现的是王教授和自己的几个学生。控制系统的项目是二哥负责的,所以,在具体演示操作上,还是由二哥来进行。
为避免操作员在近距离行动引起的震动影响到加工精度,所以控制台是远离加工中心由数据线连接的。操作员把工件固定好之后,就会关上两层的安全门,然后远离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