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太子妃很忙
  4. 上天眷顾
设置

上天眷顾(1 / 3)


什么地里种什么庄稼,太子不知道,这事只能交给户部懂农事的官员。他下午又正好没什么要紧的事,从乾清宫出来便直奔户部。

户部诸人大多是经过科考上来的,以前只顾得读书,耕过田的人寥寥无几。甭说关中贫瘠之地如何改善,他们当中有些人连什么下蛋什么抱窝都不清楚。

太子很失望,脸上就表现出来了。

如今太子地位稳固,儿子都快被立为太孙,下一任皇帝只能是他。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上来,即便百官不愿意,也挡不住以后太子把他中意的人提上来。基于这一点如今文武百官见太子如见康熙。端是怕惹太子不快,太子来个秋后算账。

户部的尚书、侍郎把所有人喊过来,可没有一个知道如何助关中百姓脱贫……偌大的正堂顿时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

太子坐在主位,似笑非笑地看向众人,好奇地问:“朝廷养你们做什么的?”

众人低头装死。

太子走到掌管农事的官吏面前:“孤给你们个机会,随四贝勒前往晋北实地察看,回来后再拿出解决办法,这样成吗?”

“下官遵命。”几位管农事的官吏心中没底。可是当着储君的面,几人胆敢说不,他日新皇继位就是他们返家之日。

太子又看众人一眼,才说:“汗阿玛已把此事交给孤,回头直接向孤禀报。”话音落下,心存希冀的官吏脸色微变。太子眼角的余光瞥见,搁心里冷哼一声,抬脚出了户部。

晋北离漠北甚远,为了不耽误春播,过了正月十五,胤禛和胤祥就前往晋北。他们抵达晋北的当天下午,再次见到崔掌柜的侄子小崔掌柜,这次也是来送棉衣。

天气越来越暖和,棉衣并没有因此而比去年的薄。胤禛拿出一套掂量一下,不禁咂舌:“太子妃二嫂真实在。”

“二嫂不差钱。”胤祥道,“以后天下是二哥的,陕北和晋北百姓都是他的子民,哪能厚此薄彼么。再说了,少一点棉花也剩不了几文钱。”

胤禛转向胤祥:“去年前往归化城那边的百姓知道身上的棉衣出自二嫂?”

“肯定知道。”胤祥道,“棉衣运到百姓手中时,车上还有运通八方的字样,随便问一下运通八方的伙计就知道了。”

胤禛挑眉:“二嫂假如不想让百姓知道,把棉衣卸下来,咱们派人过去拉就成了。”

“二嫂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人。”胤祥道,“以前八哥出府,她送给八哥三千两银子的东西,东西还没运到八哥府上消息就传到后宫。

“二嫂偷偷摸摸的就不是二嫂了。说到这里,四哥,我突然想到你府上被炸成那个样,二嫂就没什么表示?”

胤禛:“太子二哥先前跟我说钮钴禄氏不安分,我没当回事。后来出那件事也是我自找的。二嫂送我东西,太子二哥也会说,送什么送,那是他活该!”

“噗!”胤祥以拳挡住嘴,“跟咱们过来的那几个人怎么办?”

胤禛:“回来的时候从这里捎上他们。”

“一群读书人连小麦和韭菜都不分,他们能想到什么法子么。”胤祥皱眉道,“搁这边住着也是浪费朝廷的钱。”

胤禛:“此事已交给二哥,你是知道他的脾气,他们想不出法子,二哥暂时忍着,以后也会找个机会把他们全处置了。”

“难怪他们到驿站就找当地百姓带他们去城外看看。”胤祥道,“我还以为做给咱俩看的呢。”

胤禛看着棉衣全部卸掉,笑着说:“我是贝勒,你是个阿哥,汗阿玛的儿子太多不值钱,人家可不怕咱们。”

“四弟此时该到晋北吧?”石舜华问。

太子颔首:“怎么了?”

“户部的人也到了,妾身觉得不能全指望他们。”石舜华道,“食不果腹,家徒四壁的百姓迁到蒙古,那边还有很多百姓每日只能吃个半饱。日后出个天灾**,他们都跑去关外讨生活,那边没人了,户部琢磨出解决的法子,也没人去耕田种地。”

太子:“孤又何尝不知,可是这事急不得。耐心点,这么多年过去,不差三五年。”

“妾身如今有四个庄子,庄子上会种地的男人有五六百口,不如从中挑二十来个去那边看看。”石舜华道,“他们愿意在那边,我买一片地交给他们,前三年地里见的东西都归他们。”

太子笑道:“你的主意不错,可是地里见得东西够他们自己吃的吗?”

“爷有所不知,以前妾身刚买下庄子时,他们每亩地给妾身两石粮食。”石舜华道,“妾身跟他们说,地里无论见多少,即便是六石,我也只要一石粮食。前提把我划出种蔬菜瓜果、玉米、番薯和地蛋的地伺候好。

“第二年所有田地都见五石以上,以前一亩地最多见四石。这么多年过去,庄子上的百姓家家都能盖起新房。前三年就算什么都不见,也饿不着他们。”

“他们愿意去?”太子很怀疑。

石舜华:“他们相信妾身不会出尔反尔,胆大的,家里男人多的愿意一试。”

太子沉思片刻:“如果愿意留在那边,你交代下去,给他们建房子,每家每户再给一头牛。”

“要想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