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骑砍三国之御寇
  4. 119、夺嫡
设置

119、夺嫡(2 / 3)


若能擒住那个管事,自可真相大白!”

“如今时间过去的不久,此獠想必尚未离开冀州,要不要发下海捕公文,全境抓捕?”

袁绍有些不满瞥了眼逄纪,你小子怎么年纪越大,越没眼力劲啊,既不出言附和,也不让老子骂个痛快?

不过逄纪说的是正事,他也不好多说什么,便意兴阑珊地摆了摆手:“嗯,这事你去办吧,若能抓住这个管事,自是最好。”

“要是人手不够,去直接找田丰帮着抽调一些军中好手。”

“诺!”

眼见袁绍神情恹恹,逄纪很是识趣,便躬身行礼,主动退了下去。还没等走太远,就隐隐听到袁绍在吩咐侍从:“明日若是二公子求见,就说本将身体不适...”

主公身体不适?

逄纪心念电转,距离行刺到现在已经快两日了,当时都没事,怎么可能现在才感到不适?

明日,那正好过了新婚之期,按礼制袁熙应会带着新妇甄宓来拜见袁绍和大夫人吧?这都不愿见了?

看来这次的行刺,让主公对袁熙很是不满啊...

想到这里,逄纪心中一动,面上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

即便袁绍自家觉得此事有损颜面,在遇刺当日便严令禁止消息散播,但既然能在邺城这边引发了轩然大波,那自然也瞒不过天下人了。

毕竟王政的寿春,曹操的许县都能遍布各方暗探,袁绍的邺城自然也会受到相同的待遇,而既然各方势力都有自家的情报渠道,想要瞒是不可能瞒的住的。

于是随着时间继续的推移,没过多久,天下诸侯也都得知了此事。

不过大部分的势力和地方官员,只知道间军司和冀州官署公开的部分:如女刺客刺杀失败后被抓、但提前服毒自尽,袁绍安然无恙等等。

至于更深入的内幕,如刺客疑似贯日门的出身,同谋的管事是青州齐郡人这些消息,却都暂时还没有外传,毕竟知道的人本就不多,要是泄密很容易就被袁绍查出来源。

所以当远在寿春的王政收到这份情报的那一刻,压根都不知道,若不是曹操拉仇恨拉的太足,袁绍的心胸又过于狭隘的话,那么恐怕此时他都要成为“第一嫌疑人”了。

也正是如此,王政此时的心态更像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一般,收到情报的那一刻,别的诸侯,乃至文武官员第一时间的关注点,大抵都是“袁绍死了没有?”,而王政的脑海里冒出的却是一连串的问号...

啥?

袁绍被人行刺了?

或许其他人也会惊讶,但他们的惊讶与王政却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前者是讶然谁竟敢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捋虎须,而王政的诧异却是,无论是历史还是演义,似乎根本就不曾发生过这一件事啊?

但凡王朝末年,群雄逐鹿,为了那份至高的权柄,所有人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除了沙场争雄外,背地里的行刺谋杀亦是层出不穷,这一点东汉末年也不例外,基本上有名有姓的诸侯,大半都被人行刺过,也派人行刺过对手。

比如最先冒头的董卓,便被曹操行刺过(演义),至于正史上,越骑校尉伍孚也行刺过,但都没有成功。

曹操也同样被人行刺过。

这个人叫徐他,是曹操的手下,史书也没有记载他到底是什么人,只知道在官渡之战期间,徐他联合了几个人想行刺曹操,当时许褚是曹操的近卫将军,负责安全保卫工作,有许褚在曹操身边,徐他就不敢动手。

好不容易有一次,徐他找到了机会,就是许褚换班的机会,徐他等人就带着利刃来见曹操,许褚当时回营都准备休息了,不知道怎么哪根筋不对,又突然返回到曹操身边,徐他还没有动手,一看到许褚折返,脸色大变,许褚发现情况不对,立即出手斩杀了徐他等人,挽救了曹操的生命。

至于徐他的幕后指使者,后世学者基本认为袁绍的可能性最大。

另外刘备也被人行刺过,在担任平原国相的时候,同郡中有一个叫刘平的人不服刘备,于是派了一个刺客去行刺刘备。

结果刘大耳的魅力实在太过惊人,不过一顿饭的功夫,便让刺客主动放弃,还把指使的刘平给出卖了。

这些都是行刺失败的桉例,至于成功的也不在少数。

比如最着名的孙策之死,虽然都说刺客是许贡的三门客,但确实太过凑巧,恰好是孙策准备趁曹操北上与袁绍在官渡对峙之机,发兵偷袭许都,抢夺汉献帝的时间点上。

从谁得利最大,谁动机便最大的原则考虑,便有很多人都认为孙策之死里曹操即便不是主谋,也应该参与其中。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郭嘉的那个预测太神了...

好家伙,你说他来日会死于小人之手,结果就真被刺客所杀?

是不是就是本来就是你和曹阿瞒设计的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