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骑砍三国之御寇
  4. 55、功人与功狗
设置

55、功人与功狗(2 / 3)


依陆绩的意思,武帝时的旧政至今已过百年,略微地改头换面,换个名号大可奉行无事,只要不旗帜鲜明地去挑战朝廷的权威,质疑献帝的正朔,相信此时许都的曹操和献帝就算对此不满,也不会选择在此时与王政大兴兵戈,无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王政沉吟未决,先望了眼郭嘉,见他微微颔首,又看向祢衡问道:“正平以为如何?”

此时的祢衡也对陆绩刮目相看,眼见王政询问,便拱手道:“陆郡守此议,与臣可谓不谋而合,唯在用的过程里,还是那“需要从平”,《商君书》中有言道:‘夫民力尽而爵随之,功立而赏随之,人君能使其民信于此如明日月,则兵无敌矣。”

“只要赏赐封爵纯以军法而论,不掺上位者好恶的私情,则对于鼓励军功,凝聚士气,必然大有好处。”

祢衡顿了顿,又道:“话说回来,主公之前对军中立功将士的封赏本就与武帝旧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凡立功之将士,主公多有将彭城、琅琊的土地赏赐与之,不但酬劳了功勋,更有助王化地方,此与武帝英雄所见略同,主公英明神武、天纵之资,臣深表钦服。”

祢衡这等直性的人突然来这么一记马屁,王政一时间甚至没反应过来,干笑一声,又问道:“民爵可按此赏,官爵又该如何赏赐?”

一旁的陆绩接口道:“武帝时十一制爵,分为高爵与低爵,高爵即为官爵,低爵即为民爵,士卒、百姓、吏员可得民爵,不可得官爵。唯将校、官员才可授官爵,无论民爵与官爵,凡得爵位,即可获得相应的实惠奖励。功尤大者,不分官、民,可荫其一子。‘天有十日,人分十等。’不以出身论人之高低,单以军功为赏。虽爵位低等,有功则升。纵爵位高等,有过则罚。”

说道这里,陆绩正色道:“主公麾下虎贲,已是当世一等一的强兵焊卒,若再以此武功爵鼓勇三军,则如西秦锐士之无敌之师,必可重现于世!”

所谓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敌秦之锐士,但是秦锐士其实也并非从无败绩,在阏与之战中便曾败在另一支战国四大强军之一的“赵边骑”手里,只不过笑到最后才是最好,唯一能与它匹敌的赵边骑随着赵国的衰落最终还是隐入了历史的尘埃,秦锐士却随着秦朝一统天下站到了最强者的位置,说是天下无敌倒也并不为过。

王政还没说话,一旁的甘宁听出了一个疑问,出列问道:“陆郡守不是说武功爵只授予军功么?士卒可得爵位那是自然,但是,百姓和吏员如何可得民爵?”

陆绩笑道:“武功爵本有制度,官民大户献粟若干,可得爵位一级。”行军打仗,粮饷的重要性不用多提,这姑且也可算为军功,甘宁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公纪之见甚好。”

王政沉思多时,已然做出了决定:“武功爵时隔久远,若照搬在今日,将士必有多不解其意者,不知其意,则必以之为怪。以之为怪,则必失其庄严,所以各级爵位的名称需要改一下,另外,也不可总体沿用‘武功爵’这个名称。”

时隔久远倒是其次,既然要绕过朝廷避免僭越,改名换面本是必然,众人自能理解,纷纷点头,祢衡问道:“主公以为当如何改之?”

“嗯...”

王政剑眉一挑,笑道:“本将当初在青州时便提过“军衔”一事,军中老卒皆知此事,不妨重新拾起如何?”

他灵机一动,觉得这样用用“军衔”来称之,则便可解释为是军制改革,算的上完全是天军内部的事宜,与什么封爵毫无关系了。

“军衔?”

“便如官、爵之分,将、尉为官,十一等为衔。如此可好?”

诸人立即明白了王政的心意,都点头同意。

“至于官爵,食邑可以给。最低也不必从三百户起,三十户就足够了,最高不可多过千户。每户折钱若干,按月与俸禄一起发放,你们再商议一下,酌情定下明细吧。”

王政端起茶盏喝了口水,笑道,“说是先议文武需平,被公纪这般一打岔,却把官爵给先议了,诸位,咱们言归正传,‘文武需平’有何看法?”

官爵制度虽然重要,但那是长远之事,要论眼前,还是‘文武需平’最为重要,牵涉到诸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不但王政感兴趣,诸人也是精神一振。

祢衡道:“既然名之为‘平’。当然应以‘平’为重。何谓‘平’?五五之分,可为平。臣以为,此次封赏,文武各半,是为最好。”

要说起来,王政能在今年内完成势力的飞涨,如张昭等文臣的功劳的确不小,天军固然是在青、徐、扬三州转战千里,他们在后面筹措,运输粮草器械等事上也几乎是在连轴转,算的上是功不可没。

但是祢衡这话落入黄忠等人眼里,却觉得他是站在文臣的角度出发的,顿时大为不满。

在徐方、吴胜等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官阶最高的黄忠当仁不让,当即跳出喝道:“文武各半?祢司马说的轻巧!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