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过后,兴州,知府宅邸。
刘夫人躺在床榻上,只觉得肚腹发胀,那疼痛一阵一阵地袭来,她浑身冒了几层虚汗,却半点力气都使不上。
她中年又再怀一胎,之前待产时,都是由姜沅给她把脉看诊,现在她要生了,便一早打发人去请了姜沅过来,此时,姜沅就在她床榻旁守着,除了她,还有接生的产婆,服侍的丫鬟,人倒是不少,就是她那一心扑在公务上的知府丈夫,到现在还没回来。
刘夫人想到这里,就一边哎呦着说疼,一边埋怨起来:“他怎么还不回来?抓那些杀千刀的山匪,难道就比老婆生孩子还重要?”
刘夫人胎位是正的,就是孩子大了些,不好生,她此时要积攒力气,也不易动怒,姜沅便温声道:“已经差人去禀报刘大人了,想必大人正在回来的路上,夫人喝口参汤提提神,待会儿用力的时候还多着呢。”
刘夫人听她的劝导,喝了参汤之后,她便重又躺下。
过了一会儿,那肚腹袭来的疼痛比以往更加剧烈,刘夫人抹着眼泪大声喊疼,她的孩子已露出头来,可以看到一点乌黑的发顶,不过,孩子确实太大了些,脑袋大了一圈,肩膀也宽,卡在那里,不容易生出来。
姜沅道:“夫人,你按照我的指示做,每次肚腹疼痛,便用力深深吸气。还有,为了你顺利生下孩子,也为了你的身体能及时恢复,我会剪开一道侧口,等孩子生出来,再给您缝合上,有些疼,你忍忍。”
说完,她拿出一枚丸药来,让刘夫人含在舌底,那丸药可以止痛,能够减轻一些生产的痛苦。
刘夫人十分信任她的医术,便配合地照做了。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后,一声嘹亮的婴啼传出房外,随之而来的,是刘夫人虚弱却欢喜的声音。
刘知府终于赶在这一刻回来,听到夫人与孩子都平安的声音,他提起的心终于放松下来。
没多久,姜沅与产婆一前一后从房内走了出来。
知府夫人生了个大胖小子,产婆连声恭喜,刘知府笑容满面地捋着胡须,道:“辛苦两位了,刘某感激不尽。”
姜沅笑了笑,道:“大人,夫人现在需要您的陪伴,不过,您刚从府外回来,还是先换衣净手,再去抱孩子。”
她叮嘱得甚是详细,刘知府点头应下。
不过,进房看夫人孩子之前,他突地想起什么,忙道:“姜大夫,你稍等片刻,我有事要跟你说。”
没多久,刘知府挨了一顿刘夫人的抱怨嗔怪,脸上带笑地走了出来,不过,他那点笑意很快又消失不见,眉头重又拧了起来。
姜沅猜测,刘知府发愁成这样,兴许是因为山匪的事。
虽然她没有亲眼见过那些山匪,但偶也听别人说起过,兴州北边的山上有十八寨,那十八寨子里都是山匪,他们经常打劫过路的商队,官府每年倒是都去除匪,只是打一阵,那山匪便跑到深山里去,等府衙收了兵,他们便重操旧业,那
些山匪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山民,对那深山的地形尤为熟悉,府衙兵力和经费有限,耗不过他们,也不熟悉那里的地形,导致每年剿匪都无功而返。
不过,那刘知府留下她,倒跟平匪的事完全无关,他沉吟片刻,道:“姜大夫,京都御医堂缺少女医官,前日发了调令过来,要兴州推选一人,你跟随谭医官修习这么久,防治南县疫病又立下大功,说来说去,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你,再说,我们这里,也没有比你医术更好的女大夫了,这个人选非你莫属。这个调令是魏王殿下亲自下的指示,事情重大,不容疏忽,本官打算推举你去,你意下如何?”
那御医堂是专为皇室宗亲,朝廷重臣看病的,能进御医堂,不但有品阶,诊金收入更不必说,那是莫大的荣幸,是多少大夫挤破头都想去的地方。
但姜沅想了一会儿,道:“刘大人,京都不乏名医圣手,我只想呆在兴州跟随师傅修习,待修习期满,我还会回清远县,所以,抱歉,请大人另外再找合适的人选吧。”
她这样拒绝,刘知府也不好勉强,他捋了捋胡须,道:“既然这样,本官再想办法吧,姜大夫是不可多得之人才,能留在地方为百姓看病问诊,也是好事一桩,本官是佩服的。”
但是,仅仅隔了一日,京都却又发了调令过来。
这次那调令却指名道姓要姜沅即刻去御医堂报到,其上不但有魏王殿下的亲笔署名,还有官家的朱批,若再不去,便是抗旨不遵,这一回,姜沅是再没办法拒绝了。
姜沅择了一个适宜出行的日子,拜别恩师好友,收拾好家里的行李,从镖局雇了两个镖师护送她们去京都。
那两个镖师,一个赶马车,姜沅、宁宁和胡娘子都坐在马车里,另一个则赶着板车,板车上装得都是她们的行李用物,有好几个大箱笼,用麻绳捆结实了,上面再覆一层油纸,以免路上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
三日之后,接近傍晚时,她们的车马行到兴州北部靠近兴云山的地方。
兴云山高低起伏,连绵不绝,远远望去,像一座静默潜伏的幽黑巨兽,那常有匪乱的十八寨就在深山之中,而她们要北上京都,若走陆路,就必得从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