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六零]
  4. 15、第 15 章
设置

15、第 15 章(1 / 2)


第十五章

陈秋苹伏案在桌前,认真写着自己这个月寄给赵建军的第二封信。

在信里,陈秋苹将上一封信里没来得及写,和最近刚发生的事情巨细无遗地写了出来,并着重讲述了关于自己被林芳要求去参加招工考试的事情。

“……招工的成绩要等到年后才会出来,真希望我能考不上,这样我就能顺理成章地完成我们的约定,和你,还有堂姐一起去插队,为祖国贡献力量了。”

写到一半的时候,陈秋苹皱了皱眉,似乎觉得自己这总写这样的话在信里,会让建军哥和自己一起陷入苦恼的情绪中。

于是,她另起一行,写道:“说起妈妈的再婚对象苏叔叔和他的女儿小曼姐,不知道建军哥你收没收到我上一封寄给你的信,在那封信里有简单提过,但经过再一段时间的相处后,我发现他们真的是很好很善良的人……”

陈秋苹的字很是清秀,字里行间,满满都是对赵建军的信任。

这份信任,主要建立在陈秋苹父亲刚刚去世,林芳不想让她受自己和婆家那些咄咄逼人态度的影响,而不免忽视她当时丧父之痛的时候。

也是因为这个,陈秋苹才会在林芳那么笃定地说赵建军和陈红是在联手骗她的时候,也从未有过半点对他们俩的怀疑。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在这封写满了自己信任的信件,辗转数日后,终于在一月初被邮递员送到她心心念念的建军哥手里时,这份信任却早已变质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1969年的1月份。

虽然这时候已经过了元旦,结束了68年,进入到了69年这个20世纪60年代的最后一年。

但这时候人们还没有“跨年”这个概念,仍旧以农历新年为主,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那天。

在这个年味还十足十的年代,人们对春节的期待几乎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只从他们为了能够更好地迎接春节到来,而几乎都是从一月份就开始准备年节需要物品的行动就能看出来。

而这,也是每一个华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这个大多数人们都只能在春节时才能奢侈一把的年代,春节前的采购就成了人们的乐趣所在。

苏刚山和林芳也不例外。

趁着难得的休息日,林芳和苏刚山也相约一起来领他们各自的月供应,顺便也随大波地囤一囤年货,准备好好迎接这个对他们重组家庭来说是第一次共度的春节。

走在街上,苏刚山和林芳这两个名义上是再婚夫妇,实际上却更像是搭伙邻居的人,边走边商量着都要买什么。

苏刚山扒拉着手里的票证,说道:“等到春节的时候咱俩都能有一两木耳的供应,还有上个月的细粮咱也都还没动,等到春节的时候,我给俩孩子做打卤面吃!”

“春节的时候我不光有木耳的供应,还能有点心和鸡蛋的过年礼,到时候够给俩孩子打着吃的了。”林芳说着,又从贴身的布包里掏出了一个小本翻看起来,“我这个月的煤球还没领呢,今年感觉格外的冷,煤球可不能省。”

“还真是,要是整天烧着的话,那这煤球还真不够到开春的。”苏刚山有些发愁,“我还说过阵子就把我娘接过县里过冬呢,这煤球可不能不够用的……不行回头我私下里问问厂子里的同事?”

这年头,虽然政策上不允许私人买卖,但相熟的同事,亲戚,朋友,或者是一个生产大队的老乡啥的,私下里不用钱,相互换点东西也是可以的。

只是年底风头紧不说,厂子里的赵大志也总是盯着自己,苏刚山说完去找同事换点煤球的话后,就又有些犹豫。

“其实厂子里也有煤球的供应额度,实在不行我就以劳换物,跟厂里头先赊点煤球,等明年再从工资里扣。这样是不是更稳妥一些?”

“这样更好,也省得让人觉得咱们这样不够艰苦朴素,说用太多煤球是小资主义。”林芳赞同了苏刚山和厂子里赊煤球的主意,还不忘嘱咐道,“到时候你就实话实说,说是给老人过冬用的,这样谁听了都没话说。”

对于苏刚山要把赵桂枝接到城里过冬的事情,林芳早就知道,也没有觉得为难。

当初他们俩买房的时候,虽然是一人花了一半的钱,但院子里那间另搭出来的厢房却是苏刚山自己掏钱盖的,为的就是给赵桂枝住。

所以,于情于理,林芳都没有阻止的道理。

出于对过年前后县里安全的顾虑,一直为苏曼和陈秋苹俩小姑娘在家感到不安全的林芳不光不阻止,还主动问道:“说起来,大山你跟小曼商量过啥时候去接婶子过来吗?我觉得还是尽早接过来得好,免得过阵子再下雪,出入都不方便,”

“下礼拜吧。”苏刚山边走边说道,“之前小曼也说怕会下雪,所以我打算等这两天把这个月的供应领完,下礼拜放假就去接我娘过来。”

“成,等会儿回家我就先给婶子把屋子收拾出来,再把炕被啥的都晒晒,等下礼拜你给接过来的时候,直接就能住进去!”

两个人正说着话,一个穿着一身邮局工装的男同志骑着车从他们身边经过,身上斜挎着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