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汉鼎余烟
  4. 第八百七十四章 信任(下)
设置

第八百七十四章 信任(下)(1 / 2)


丧乱以来,汉家制度崩溃,由士人到豪霸,无不竞相侵夺朝廷的控制力。以至于乱世绵延数十载以后,崛起的英雄仍不能恢复当年的汉家集权。
不谈形如草台班子的孙氏,也不谈与世族高门彼此依赖、却又时时举起屠刀的曹氏。只汉中王麾下,各方势力彼此之纠缠、对抗,其实也复杂到难以想象。
这些势力中,有与汉中王私人关系密切的元从,有通过婚娅和学术传承紧紧报团的荆州人,有对外人充满提防又动辄自家内讧的益州人,有被视为一体,其实籍贯分属关中、荆襄,想法不一的所谓东州士,当然还有如雷远这等自成体系的豪武家族。
再划分下去,任何一个势力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比如元从当中,以关羽、张飞为首的元从武将一系,就和那几位亲近的侍从文人没什么往来;关羽更是俨然自成为汉中王以外的军方独立山头。而在荆州人当中,以黄忠为首,包括霍峻、魏延在内的武人和荆襄士族高门并非一体;而霍峻又与独处交州的雷氏宗族形若盟友。
所有的人,当然都高举着兴复汉室的旗帜,站在汉中王的身后。但也难免各怀心思,彼此掣肘。严格说起来,其实汉中王政权内部的种种牵扯,与江东政权相比,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如果形势发展顺利,各方俱都欢欢喜喜,升官发财。可经历了这一场恶战之后,政权内部的诸多矛盾,随时将会爆发。
此前数载,因为有潘濬这个典留州事的士人首领在,以关羽为首的元从和荆州人分掌军政,彼此相安无事。
但这一战里,潘濬等人只差一步就把玄德公的荆州断送了;此刻关羽对着江陵城里的荆襄士人……他们固然一个个都说自己守城有功,还动辄拿出几个江东人的首级来证明,可关羽怎能相信?
潘濬又不是傻子。如果他没有得到江陵城里诸多有实力的宗族承诺,如果没有叛乱之后聚合荆州士人为一体的信心,绝不会贸然行事。
最终与潘濬并肩作战的,固然只有李肃等五人及其下属。但常理推算可知,承诺与潘濬共进退的人,至少有数倍;了解潘濬与江东往来,却始终知情不报的人,必定还要多出数倍!
这些人竟能如此无耻!他们怎么敢?
这些人哪还值得信任?
关羽想到这里,怒气和戒惧,全都无法遏制。
当日袁曹相争,曹操在官渡战胜,遂收集袁绍与许下诸人往来书信,皆焚之以示既往不咎。但那是在袁氏大势已去的时候,曹操料定这些人日后再也无所施展。如今,孙氏的势力尚在,孙权本人尚在。万一时局变化,谁能保证荆州士人不再故态复萌?
退一万步,站到荆州士人的立场上来说,潘濬既然失败,他和他的那么多同谋尽数落网,天知道这些人在被明正典刑之前,又会攀扯出谁来?一旦被牵扯其间,这些荆州人又会如何应对?
关羽说他很难再信任,这想法并没有错。
无论站在关羽还是荆州士人的立场,既出了这档子事,彼此的信任就很难恢复了。而想要重建信任,更是难如登天。
但关羽事实上又什么也不能做,不仅不能做,甚至还得捏着鼻子,暂时装作一切如常。顶多杀几个江东人,发发火气。
就算荆州士人有许多首鼠两端之徒,难道关羽真能将他们一个个揪出来?就算揪出来,难道还能用大刀劈头砍去,尽数斩首?
这些人和这些宗族,每一个都深深植根于地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同气连枝,掌控着舆论,掌控着荆州的地方管理。关羽真敢大肆惩处,荆州士人必然同仇敌忾,荆州的基层管控立刻就会瘫痪。
更有甚之,曹操杀边让的殷鉴在前。万一在某个时候一夫奋臂、举州同声,岂不是给自己添乱么?
过了好一会儿,关羽才沉声道:“吾儿曾对我说,他很羡慕续之对下属、对地方的管控如臂使指。我想,这总不见得纯由军威所致,必定有些独到的手段。”
顿了顿,他又道:“续之在乐乡、宜都等地的经营,我一直在关注。续之当年在乐乡的时候,按照十户一社,十社一里,十里一乡的规则架设层级,调用老卒来担任社吏和里吏,然而从中择选可用之才加以拔擢。却不知……”
他望了望雷远:“却不知续之在交州,还能这样做么?”
雷远立时便知,关羽实在恼怒于荆州士人竟能私下串联,将他这董督荆州的前将军完全蒙在鼓里;故而,他起意用忠诚于汉中王的武人楔入地方基层政务,侵夺士人对地方的管控能力。
关羽虽然不是文臣,但以他在汉中王麾下的特殊地位,并非寻常臣子可比,也不是军政职权所能限制。他如果决意推行某一项施政策略,自然能策动足够的盟友。而汉中王也必然会郑重考虑关羽的意见。
可惜的是,以当代的条件,对基层管控之艰难实在超乎想象。这样的做法不是不可行,但又必定面临天然的困境。
雷远应声答道:“君侯,我在苍梧郡下的广信县依旧使用此法。但其余各县,暂时无法推行。”
“哦?以续之之力,竟不能将此良法推行于全郡?这是为何?”
“一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