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4. 第190章 第 190 章
设置

第190章 第 190 章(1 / 5)


小孩面露震撼, 他将这张纸条抽起, 用着近乎是敬仰得眼神看着纸上的字迹, 然后双眸亮晶晶得说“此为蜀汉丞相诸葛孔明所写, 光甚喜之。”

夏安然微微一笑,他眸光柔软, 看着小孩捧着这一张纸条欢喜的模样,笑而不语。

出自于《后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他所在东汉其实没有出现,夏安然亦不曾见到过那流传千古的前后出师表。

在历史上,诸葛亮亦非纯粹的军事人才,在东汉之时更是因为跟随夏安然学习, 最后他的路线偏向了荀彧那边的政治、发明、军事一把抓的类型,至于带兵, 大汉人才济济,并不需他过于操心。

事实上,在后期, 因为出色的人才培养和传输系统,汉国武将同谋士数目均都不缺,大汉可以失去一个两个武将谋士,却无法失去立足于后勤筹备的荀彧、夏安然、诸葛亮这一个黄金团体中的任何一个。

荀彧长于统筹, 亦擅政, 他可以轻易平衡各军势力和需求。

夏安然二者均不擅, 然他有一手增产之术, 又长于民生。

而一直跟着他们学习的诸葛亮学习了二人的长处,正因此,夏安然方可安心退休。

康帝、武帝、文帝三帝对于他们这些臣子都给予了足够的信任,故而直至夏安然闭目,诸葛亮都日日昂扬游走于朝堂工房同,并无外出领军的打算,既不领兵,自然也不会写这二表。

且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写《后出师表》的时候,正陷入蜀汉已经无人可用、无人可靠之窘境。

正因蜀汉的人才太少,他没有能够交付后背的人,只能万事自己上,最后一篇《后出师表》较之于《前出师表》 多了多少仓皇壮烈。前后出师表只差一年,在这一年诸葛亮遭遇了什么,后表上均有书写,他所熟悉的人一一逝去,蜀汉的忠诚良将均都追随刘备而去,蜀汉的军队又已疲乏,蜀汉的经济即将崩溃。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不能停下北伐之路,因为停下,就意味着灭亡。

他只能耗尽心血,以死为底,纵然最后输了,也可称得上轰轰烈烈。

但是在东汉,诸葛亮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物,文臣武将良帝均在,让他的亮小少年一直能够愉悦又有着奔头,一路前进。

这种幸福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是在后世常有人说,宁可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也不要生活在发达国家。

为何。

正因为在发展中国家你能看到所有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到了年底的时候回头看看,会发现这一年自己也好,社会也好都是在想着前头进步,距离之前定下的目标都要更进一步。

但是在发达国家,无论这个国家如何努力,花无百日红,到了巅峰之后定然会迎来衰退。

这种看在眼里却无法遏制的衰退,以及想到明天,想到孩子们未来所会带来的悲伤感会如巨石一般沉沉压在人的心里。

就算是微笑,也是带着苦涩的。

东汉,便是前者。

所以诸葛亮一直都很愉快,他忙碌于军备管理,忙碌于重修新法,忙碌于贯彻落实由司论其刑赏,将人治逐步推向法制。

他忙得不可开交,目下常常青紫一片,但是每一日睁开眼睛的时候都是美好的一日。

夏安然看到被光小少年挑出的这张纸眼眸闪了一下,他唇微微翕动,最后一句都没说,只是微微一笑,手指从里头掏了掏,又将一句话挑了出来“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

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于一隅。”

小孩将这句话读了一遍,眼睛亮晶晶的,他抿抿嘴唇,冲着夏安然又是一揖,然后说道“郎君,这两句话便足以让光受用一世了,旁的便不需了。”

夏安然一愣,双眸微微瞠大,见他这般模样,小孩笑得眉眼弯弯,昂首挺立“于公,光当鞠躬尽瘁,于私,光当有君子之心,有盖世气量。”

“公私皆有,光收益无穷矣。”说罢,他又是一揖,然后步履欢快得走到了他父亲身边牵起了父亲的手,司马池冲着夏安然亦是一揖,随后二人便出了这家店铺。

夏安然捧着盒子,面上表情有些呆滞,见白锦羲走上前来接过他的盒子后,他眨眨眼,有些无奈得说道“我还写了好些呢,怎的偏偏就看到了那一张。”

“不好吗?”

白锦羲眉目含笑,夏安然犹豫片刻,叹道“不,挺好的。”

司马光为保守派的领头人,在之后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更是变本加厉改为旧制,他编写史书,知晓变法的种种弊端,也正因如此他才一力拒绝变法。

司马光的性格严谨认真,和小时候机灵调皮不同,他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算得上一帆风顺,故而造成了他政治上的一种单薄和天真。

即,非黑则白。

事实上,在神宗时期的政治氛围和宋早期有所变化,仁宗时期的整体氛围是较为宽松纵容。整体呈现百花齐放之态,当然,带来的后果也是朝令夕改,政策、官员流动较快,不利于民生。

司马光成长于仁宗朝,他的眼睛看到的便是这样变坏带来的坏处,加上他政治思维和性格所导致的政治理念,最后就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