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买老婆买孩子是生活必需品,这?些人性的恶可以原谅。而逼人□□和强迫奴役人劳动就是奢侈品了,这?样的恶毒当然得打击。
所以,制定法律时才如此含含糊糊,执法时又如此优容。
刀子不割在他们自己身上,当然不会痛。
黄宵宇没有评论小妹妹的观点?,只微微笑:“法律维护的是掌握话语权的人的利益,也?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古今中外莫不如是。比方说,建国时,邓妈妈提出保障女?性离婚自由,男女?双方只要有一方坚决要求离婚,调解失败的,就应该判离,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当时她是少数派,很多人反对?她。她说服了大家,她有话语权,所以这?个就写在婚姻法里了。她说女?性不是为了丈夫而活,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事业必须奋斗下去。”
他看着小妹妹,笑容更深了些,“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话语权的人决定的。失去了话语权,再愤怒的事都无济于事。”
村委会干部招呼大家过去签字,黄宵宇摸了下妹妹的头,温声细语道:“走吧。”
郑明明嘟囔了声:“不要摸我的头,我又不是小孩。”
黄宵宇一愣,旋即笑了:“对?,我们明明已经是大姑娘啦。”
作者有话要说:1948年10月解放区妇女工作会议结束后,中央妇委立即成立了《婚姻法》起草小组,由邓.颖.超主持,成员有帅孟.奇、杨之.华、康.克清、李.培之、罗.琼、王汝.琪等人。《婚姻法》起草小组办公地点设在河北平山县东柏坡。东柏坡是个群山环抱、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中央妇委借用了老乡前后两个小院。在起草《婚姻法》前,邓.颖.超
<h1 id="chaptername" css="chaptername">405、终于拆迁了(7/11)
</h1>和中央妇委成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据各地妇联提供的调查材料,当时在山西、河北、察哈尔等省已解放的农村中,婚姻案件占民事案件的比例,低的占33.3%,最高的达99%。在北平、天津、西安、哈尔滨等已解放的城郊,婚姻案件少则占民事案件的11.9%,多的占48.9%。在婚姻案件中,离婚及解除婚约的,在上述农村中平均占54%,城市或城郊,少则占51%,多则占84%。离婚原因主要是包办、强迫、买卖婚姻,虐待妇女、重婚、通.奸以及遗弃等,女方是原告,提出离婚的占58%-92%。
在《婚姻法》起草过程中,中央妇委成员发扬了民主作风。据时任中央妇委委员、参与起草《婚姻法》的罗琼回忆:“那时候的风气非常好,讨论问题时,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因为这是为新中国和五万万同胞起草的婚姻法,大家都意识到它的分量。光是框架就推倒过好几次,每章每条都是字斟句酌。每次讨论都是大家先发表意见,由王汝琪做记录;然后由她拿出整理后的稿子,再供大家讨论。虽然西柏坡的冬天十分的冷,窗外寒风呼啸,屋里却讨论得热火朝天……”
在起草过程中,邓.颖.超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对《婚姻法》初稿的拟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时,争议最大的问题是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离婚自由两个方面,如何体现离婚自由是争论的焦点。
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第九条规定:确定离婚自由,凡男女双方同意离婚的,即行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亦即行离婚。这一条,新的婚姻法要不要写进去呢?反对者认为,在农村,离婚自由了,必定要触动到一部分农民的切身利益,他们必然将成为反对派。另外一种顾虑是,当时形势发展很快,马上就要进城了,怕进城以后,一些干部以“离婚自由”为借口,把农村的原配抛弃了。
1950年1月初,邓.颖.超在中央妇委进一步讨论《婚姻法》草稿的条文时说:“大家对婚姻自由的原则无争论,对离婚自由原则基本上无争论。但对‘一方坚持离婚可以离婚’这一条有不同意见。在政法、青年、妇女联合座谈会上,只有我和组织部一位同志同意一
<h1 id="chaptername" css="chaptername">405、终于拆迁了(8/11)
</h1>方坚持离婚可离,其余同志都主张离婚应有条件。”邓.颖.超说:“我为什么主张不加条件,一方要离就可离呢?理由是中国长期停滞在封建社会,最受压迫的是妇女,婚姻问题上妇女所受的痛苦最深。早婚、老少婚、买卖婚姻、包办婚姻是普遍现象,所以,一方坚持要离就让离,主要根据广大妇女的利益提出。如加上很多条件,恰恰给有封建思想的干部一个控制和限制离婚自由的借口。过去没有这一条,发生了很多悲剧。”
邓.颖.超的话,真实反映了我国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在漫长的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使广大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极其卑微低下,没有婚姻的自主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