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宁,何事禀告?”
烛火微弱的暗室之中,一个身披袈裟的身影,盘坐在佛像脚下。
佛像很高,足足有三丈开外,眼眸低垂,流转着淡淡金芒,在黑暗之中,不仅没有给人禅静空灵之意,反而瘆得慌。
而且有无数苍蝇在围绕着佛像飞舞,发出“嗡嗡嗡”的烦人声响。
空气之中也弥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浑浊气味。
法宁不敢抬头多看,低着头,匍匐下身子,朝方丈空蝉上师用力磕了三个响头。
“方丈,弟子无能,在督工宝坛的时候,被一个持剑少年拿捏住,被迫问了许多情报。”
法宁想起他被松开手臂后,一个转身的功夫,就不见了那玄衣少年和小和尚的身影,心里胆寒。
以这两人的身手和身法,若是要取他首级,简直是易如反掌。
但比起自身遭受的屈辱,两个来历不明却身手不凡的少年修士,缘何来到悲慈寺,并且还在驱邪法会举行前,探问了诸多情报,这才是法宁更为担忧之事。
可会对悲慈寺不利?
他对寺庙的忠心,无可置疑,因此第一时间就找上了方丈汇报。
“持剑少年?对方多大年纪?可是一个人来?”方丈问道。
“看上去约莫十五六岁,身边还有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小和尚。”法宁恭敬回答。
“能看出对方的根脚来历吗?”
“弟子愚钝,一招就被制服,没能逼迫那少年出剑。”
“他都问了哪些情报?”
“他先是问了方丈的履历,然后问了悲慈寺的历史,再探听了三棺城内的大小势力,还着重问了三日后驱邪法会的相关。”
方丈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道:“你都如实回答了?”
法宁急忙磕头,说道:“自然是不能的,弟子所答,都是些城内人尽皆知的消息,关于那些……那些事情,弟子是一个字都不曾透露!”
“嗯,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继续督工,以宝坛的建造为重。”
“可是……方丈,那少年之事?”
“不用理会,想必又是个自诩正派的小年轻,听了点捕风捉影的传闻,于是前来伸张正义。”
“既然如此,何不派遣武僧将其拿下,省得节外生枝?”
“法宁。”
“弟子在。”
“你话太多了。”
方丈一句话就让灰衣僧人吓得满头大汗,连忙噗通叩头。
“弟子知错!弟子知错!”
“出去。”
“是!弟子遵命!”
等法宁退出暗室后,坐在蒲团上的空蝉方丈,才沉沉叹息一声。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暗室内响起了老者幽幽的感慨声。
…………
时光如梭,三天时间眨眼即逝。
是日,几乎整个三棺城内的虔诚信徒,都往那悲慈寺的山门涌去,要一睹驱邪法会的盛景。
每年驱邪法会,除了诸多法师道士出手斗法,斩诛鬼邪外,也会有无数被开光的法器符箓,可供百姓自行拿取。
若是能够在法会上有幸带回一个被开了光的法器,几乎就是平白得了一个镇宅之宝,难怪百姓们会趋之若鹜。
山脚下,
陈牧和苦闻和尚的身影,再次出现,两人都披着蓑衣笠帽,遮掩特征,混迹在汹涌人潮之中,就如两朵小浪花般毫不起眼。
“陈施主,这些时日你都在各方打听悲慈寺的情报,可有发现?”
“没有,这城中居民,三教九流,提及悲慈寺,几乎都是同一套说辞,听得我耳朵都起茧了。”
“那为何始终盯着它不放呢?”
“因为我发现,有些人提及悲慈寺,虽然说辞一致,但态度却截然不同。”
“哦?”
“有人言及悲慈寺,神色狂热,推崇备至,而有人提及悲慈寺,却眼神闪烁,语气慌张。”
“你觉得其中必有蹊跷?”
“是。”
“小僧还有一事不明。”
“那你问呗。”
“施主乃不羁洒脱之人,为何执意要趟此苦水呢?”
陈牧闻言,仰头望向了石阶,人头汹涌,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许多百姓甚至是拖家带口,十几号人一同前来上香。
百姓脸上都洋溢着期待和向往。
似乎今日只要能参与到这场法会盛事之中,就能保佑家人在未来的数年时光里,万事顺遂,幸福安康。
“这是我的功课,也是我的修行。”陈牧看着那一张又一张陌生的笑脸,平静回应道。
“功课?”小和尚微微一怔。
“是啊,功课,我师父他老人家,最见不得那些装神弄鬼,恃强凌弱,欺辱无辜百姓之人了。”
“但凡路见不平,他总是忍不住手,要管上一管,治上一治。”
“虽然他如今已经不在了,但是,我也早已习惯,每每做着功课,就总感觉师父他老人家就还在身边,不曾走远。”
莫名地,听着玄衣少年以平静的语气说出这番话,小和尚却感觉好像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浓郁悲伤,笼罩在了这方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