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解决了。 薛大岳对她虽然心存芥蒂,可愿意跟她一起养水笙,其余的事情就得等时间慢慢消化了。 她说到这里看了一眼薛大岳,薛大岳便把她没说完的话说了下去,“我们想着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开个点心铺子养大水笙,以后就在那里落地生根了。” 薛彩樱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找个陌生的地方,刚要开口,听见薛大岳又说了下去,“水笙这孩子怎么来的,你们也知道,这镇上没有不知道的,现在孩子小还不懂,等她懂事了知道这事肯定会难过,我们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为的也是孩子好。” 这么说薛彩樱就明白了,她真心祝福道:“那成,你们就去个没人认识的地方也挺好,把孩子养大,如果遇到了什么难事就往京城捎信,我们去哪住还不知道,雨生的地址你们清楚,就捎到雨生那里。” 王秀英表示知道了。 赵老二不会说话,田氏又嘱咐了一顿。 当天王秀英和薛大岳就一起带着水笙离开了赵家镇。 王秀英身上有偷田氏的两百两银子,薛大岳还有两个金元宝,不管去哪,都能维持生活。 薛彩樱看着他们逐渐消失在天边的身影,也不知道为什么,心口有些堵。 转念想到,这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就算是一家人,还有分开的时候,何况只是生命中的一段过客了。 王秀英临走前,让水笙认了赵雪窝和薛彩樱为义父义母,还抱着水笙给两个人磕了头。 如果以后有缘再见,希望他们能多照顾着这孩子。 “雪窝大哥,”薛彩樱靠着赵雪窝的肩膀,闷声道,“我还想着让水笙给元宵做个伴呢。” 赵雪窝搂着她轻声哄道:“元宵大了,自然会有自己的朋友,再说,我们还可以给他要个弟弟妹妹。” 这话说的就不正经了,薛彩樱使劲把人推开了:“整天就知道胡说八道。” 赵雪窝的目的确实不在给元宵要弟弟妹妹上。 自从薛彩樱怀孕,他一直素到现在。 眼看着媳妇就要出月子了,他总能开荤了吧。 赵雪窝把家里收拾的差不多了,和赵老二回了一趟赵家村。 赵家村还有两处院子,老宅肯定得留着,他委托邻居帮忙照看,又给了银子。 把杨二妮娘家隔壁那套卖了出去。 那可是出举人的院子,不缺银子家里又有读书的人家抢着要,赵雪窝念着乡里乡亲的也没要高价,和赵老二商量过觉得差不多就出了手。 赵雪窝和赵老二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祭祖。 他们去了京城,回来不便,过年还能回来祭拜祖先,平时怕是不成了。 况且去京城这么大的事,肯定要跟老祖宗们交代一声,还有元宵命好,竟然得到了皇上赐名,这都是赵家的大喜事。 跟他们俩一起回来的还有赵老三。 赵老三让他们放心,祭祖这事交给他,肯定会办的利利索索的。 老黄牛赵老二舍不得,一定要牵到京城里。 赵雪窝自然不会反对。 小坏水原来追薛彩樱,如今追元宵,一家人都舍不得,去哪都要带着。 况且老黄牛都能带,小坏水占不了多大地方,肯定能带了。 就这么,赵雪窝选了个好日子,带着父母、媳妇、儿子和妹妹,以及一牛一狗进了京城。 赵雪窝前几天给雨生捎了信,一家人进京这天,雨生带着杨二妮和老老太太早早的到城门口等着了。 孙明喜听说赵雪窝进京了,也提前跟衙门打了招呼出来迎人。 赵雪窝第一次进京,为了表现出他作为主心骨的作用,他的反应格外淡定。 薛彩樱就没赵雪窝这么淡定了,她看哪里都新鲜,看哪里都新奇,遇到不懂的还要问赵雪窝,听明白了再讲给儿子听。 赵老二笑了一路。 田氏和月牙是最不淡定的两个人。 “娘,我们竟然去京城了。” 田氏笑道:“是啊,我们去京城生活了。” 月牙好奇道:“娘,你说京城什么样啊?那里的人好不好,热不热情?” 田氏哪里知道,胡乱回道:“应该热情吧,怎么也是京城人士。” 月牙又道:“京城人都吃什么,也吃猪肉吗?” 田氏凭着想象回道:“应该吃的吧,这谁家不吃猪肉。” 月牙认同田氏的说道:“那你说他们也出门割猪草吗?听说京城里没地呢,那猪草不是很不好割了。” 月牙把田氏问住了,田氏无奈之下拉着薛彩樱问,“你说京城也得割猪草吗?” 薛彩樱也是第一次来京城,自然回答不上这个问题:“应该不用吧,也许京城的猪和我们乡下的猪吃的东西不一样。” 月牙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事二嫂子肯定知道,她都来京城这么久了。” 一句话说的薛彩樱笑了起来。 感觉不久前才一起抢过猪草,如今已经成了一家人,一起生活了。 …… 赵雪窝亲自赶的马车,一家人都坐在他这辆马车里,另外租了一辆拉家里的东西。 他看见雨生远远的就开始拉住了缰绳。 他从马车上跳下来,一边牵着马继续走路,一边回头告诉家人:“爹娘,彩樱,我们到城门口了,雨生出来接我们了。” “是么?”田氏拉开帘子,一眼就看到了雨生。 雨生是从衙门过来的,还穿着官服。 这是田氏第一次看见儿子穿官服,险些没敢认。 她先是念了一句佛,然后才说:“这真是我儿子吗?” 一句话把大家都说笑了。 “娘,这不是您儿子是谁?”薛彩樱好笑道。 月牙也笑:“娘,您是不是不相信自己能生出这么优秀的儿子啊!” 马车很快停了下来,赵雪窝没想让家人下车,不过大家都想下车松散松散,便都下了车。 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