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朕真的不务正业
  4. 第353章 不是思维简单,而是这样做效率最高
设置

第353章 不是思维简单,而是这样做效率最高(1 / 4)


朱翊钧只是想要一个小的轨道车上下班通勤,以及往来文书更快通畅而已,这有错吗?这没有任何的错!

至少张居正觉得没错,所以他表态立刻要修,而且让工部立刻去办。

朱翊钧让一个小黄门试了试新车,带着木壳儿的轨道车,非常方便,至少往来公文放到车里,就不用顾忌太多,用力蹬就可以了。

“陛下,还有一物,这东西,有点奇怪。”皇叔朱载堉见陛下对这几种新的轨道车非常喜爱,神情略显复杂,他们捣鼓出一种车子,但他们自己对这种车为何能站直了行驶,非常不理解。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格物院里,还有不奇怪的东西吗?呈上来看看。”朱翊钧兴趣盎然的问道,格物院的这些成果,都非常有趣。

“陛下请看。”朱载堉拿出了一个带轮胎的轮子放到了地上,然后用力一推,轮子滚了老远,开始歪歪斜斜,随后转了个圈,倒在了地上,朱载堉颇为肯定的说道:“两个轮子并排放着的马车,四个轮子的轨道车能保持平衡,一个轮子似乎也能在运动中保持平衡。”

“所以,你们做出了什么?”朱翊钧好奇的问道。

朱载堉在朱翊钧正经的目光之下,推出了一辆自行车,只不过和朱翊钧认知里的自行车不太相同,这个轮子比较宽,大概四指并拢那么宽,而且要重的多,不仅仅是车重,蹬起来也很费力。

最重要的是,它的驱动装置,是两个曲杆挂在车轮上,脚上的轮盘带动着曲杆,曲杆带动后轮前行。

造型极为怪异。

这已经是改良版了,朱翊钧又陆续见到了它最初几个型号,首先是独轮车,独轮车的结构非常简单,还有便是是三轮,前面两个一人高的大轮,人坐在大轮的横梁上,而控制方向是前面的一个小轮,直径大约只有小臂那么长,还有四轮,就是后轮带有辅助轮的自行车,还有四个轮子的自行车,造型千奇百怪。

这是自行车的改良过程,显然,朱载堉想搞明白,为何两轮车可以实现动平衡,也就是为什么两轮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不会倒下。

朱翊钧兴致勃勃的上了自行车,开始骑行,而后提出了若干的改良意见,比如这个轮胎可以适当窄一些,车身可以用一些钢木结构,就是用铁做框架,用木头去填补减重,以及车辆的驱动,换成链条等等。

朱翊钧和朱载堉兴致勃勃的研究着自行车的种种改良方向,这些都是极易实现的,并不复杂。

在日上三竿的时候,朱翊钧终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皇家格物院前往了北大营,每日操阅军马去了。

而戚继光则留在了格物院里,看着那个两轮车,愣愣的出神,他首先想到的是军事用途,这玩意儿一个人可以操作,而且后面可以绑缚货物,一个成丁带几十斤的粮食,不成问题,或者是用来送信,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东西很有军事价值,可以用于战场信息和情报的传递,同样可以用来弥补人力的机动不足问题。

戚继光和朱载堉沟通了许久,确定了更多的细节。

京堂的风,仍然很大,大明皇帝的聚敛兴利,仍然被广泛反对着,张居正的判断很正确,蔡继训不再扛旗,甚至在面见了陛下之后,就改投了支持朝廷聚敛兴利的阵营。

但是这股风,仍然没有任何停止的趋势。

聚敛兴利,趋利而不知义,尽黜先人义理,聚敛朘剥,有利必有害,利于己,必害于人,君子不尽利以遗民,所以均天地之施也。圣王宁损己以益人,不损人而益己。

按照礼记的说法: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就是说聚敛兴利之臣,都是窃国的盗臣。

而这股风力举的例子,也非常有借鉴意义,那便是两宋的聚敛兴利,这次笔正们没有说二百文一斤的煤,也没有说宋高宗当粪霸那些事,而是讨论两宋的扑买。

两宋的时候,有专门的行会负责蹴鞠队的训练和比赛,南宋年间,临安城里就有超过十五家行会,专门踢蹴鞠为生,比如其中一家名为齐云社,连大宋的皇帝都是其中的一员。

当时临安流传着一句话:世间子弟千般艺,只此风流最夺魁,可见蹴鞠行业的鼎盛。

就是这么一个玩的项目,每次比赛,都会引发无数人的竞相观赛,这些观赛之人,可不仅仅是对蹴鞠的热爱,他们会到瓦舍里下注。

两宋朝廷是个典型的聚敛兴利的朝代,下注赌钱这么赚钱的买卖,两宋朝廷怎么会放过,后来全面禁止了民间瓦舍下注,朝廷自己做了东家。

笔正们反对聚敛兴利,是以史为鉴。

这股风力的背后,自然离不开西土城迁徙而来的富户,这些个富户们,抓住了这个机会,大肆鼓噪着,一时间沸沸汤汤。

就连王崇古都被牵连,在万历七年二月二十一日,上了一道奏疏,乞骸骨致仕。

万士和带着一众笔杆子和对方展开了风力舆论上的较量,丝毫不落于下风,因为对方主张的是法三代之上,而万士和举的大旗是祖宗成法,一时间双方谁都奈何不了谁。

万士和认为,大明根本做不到那个地步,别说聚敛兴利了,能把财税收明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