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4. 第342章 军务提督杨一清,监军张永
设置

第342章 军务提督杨一清,监军张永(1 / 3)


杨一清在家里的躺椅上忆完往事,开始打睡回笼觉奉天门那边,一场事关杨一清命运、大明王朝命运的博弈仍在进行中。

李东阳提议启用杨一清去平叛,当即触碰了刘瑾的逆鳞!

刘瑾道:“万万不可!启禀皇上,杨一清是待罪被夺职的庶民。怎么可以统帅大军代表朝廷前往西北平叛呢?李首辅提出这个建议……居心回测!”

正德帝面色一变:“哦?杨一清不行?想来刘瑾你是行的!不如朕给你五万陕西镇兵,你去宁夏平叛?

刘瑾虽好大喜功,但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打仗这事儿不好玩,有可能兵败身死,被剁成肉泥。咱老刘才不去凑那个热闹呢朝野人人都骂我是王振。王振当年权倾朝野,若不是脑子进了水,非要掺和带兵打仗的事儿,又怎么会在土木堡死于乱军之中?

咱老刘可比王振聪明多了。让我去平叛?不干不干刘瑾道:“禀皇上,老奴擅长政务,却不善军事。”

正德帝又望向了刘瑾的几个党羽:“焦芳,你去?”

焦芳连忙伏地叩首:“老臣年老体衰,经不起鞍马劳顿。再说老臣从未有过领兵出征的经验。怕耽误了军国大事。”

正德帝追问:“刘宇,你呢?你既是阁员,又是兵部夏官。还有过担任宣大总督,节制镇兵的履历。你去?”

刘宇的宣大总督也好,兵部尚书也好,内阁阁员也罢,统统都是用钱买来的。他根本没有打仗的真本事,且他惜命的很刘瑾给刘宇狂使眼色,希望他能接下这個差事万万没想到,刘宇竟开始装病:“禀皇上,老臣……最近病了!害了寒热之症。若率军出征,鞍马劳顿,恐病情加重,病死途中。

老臣死不死是小事,耽误了乎叛是大事!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请皇上另择统帅!”

正德帝一连点了六名阉党骨干的名,这些人一一推脱其实刘瑾这伙儿人都想错了当今皇上的皇位,是小宗朱棣通过叛乱的方式,强夺大宗身份得来的在靖难之役获胜前,朱棣便是反王!

故而安化王叛乱的消息传来,刘瑾党羽皆认为这场叛乱来势汹汹,不好平定,起码也是个靖难之役的水平。

这样的恶仗硬仗,他们自然避之不及。

这群人贪污纳贿、玩弄权术、栽赃陷害在行。分析局势、解析战局却是妥妥的门外汉。

安化王能跟燕王朱棣比嘛?

当年朱棣手下的燕军是什么成色?北方劲旅,天天在边境跟蒙古铁骑切磋技艺燕军统帅朱棣又是什么人?十六岁就跟着老丈人徐达去草原砍蒙古人的脑袋玩是实打实的百战悍帅安化王叛军呢?宁夏驻军的精锐主力全被仇钺、杨英带到贺兰山吓唬鞑靼人了剩下的偏军被安化王拉拢、利诱,上了贼船。

这伙儿叛军撑死就是后世国军地方保安团水平。人数也只有区区两万而已安化王就更不用说了。除了野心大和纸上谈兵,就没有别的特长大明根本不用倾全国之力。即便只调用陕西镇兵的一部分,都能轻松将叛乱扑灭谁统兵前去宁夏,等于白捡一个平叛大功阉党中也不是没有明白人。张彩就是明白人。可惜他最近几日跟刘瑾起了几次口角,气得故意称病在家眼不见为净,没有参加今日早朝。不然他一定会主动请缨,揽下这桩天大的功劳。

正德帝一挥龙袖,龙颜大怒:“你们都不愿去,也不让杨一清去。难道朝廷要坐视叛乱愈演愈烈,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就在此时,自回京后一直谨小慎微,老实得像刚过门小媳妇儿一般的杨廷和出班。

长久的隐忍,等得就是在关键的时刻,关键的地点,关键的事情说上关键的话杨廷和道:“禀皇上。臣以为杨一清在西北领兵多年。他实乃王越、王恕、马文升之后,大明最有军事才能的文官!

故首辅推荐杨一清挂帅平定安化王叛乱,臣附议!”

内阁四位成员,李东阳、焦芳、杨廷和、刘宇。焦、刘二位当缩头乌龟,不愿意领兵出征。李、杨二位支持杨一清出征。局面已经一边倒正德帝拍板:“拟旨,起复杨一清任陕西、宁夏提督军务。命其领陕西镇兵五万人前往宁夏,平定叛乱!”

正德帝在豹房研习了数年军事,那可不是白研习的他对西北局势洞若观火。安化王只有两万战力低下的偏军。陕西镇兵则是明军精锐之一。

更何况,仇钺、杨英带到贺兰山的三万宁夏兵精锐随时可以回师参与平叛。让杨一清带五万陕军前往,可谓是十拿九稳就在此时,李东阳又提了一条建议:“按照刘公公去年所定明军出征的新规矩大军出征,应由文官挂帅,宦官做监军。”

“如今皇上派了杨一清挂帅,臣建议由刘公公做监军,一同前往!”

刘瑾本来就不愿意去西北平叛现时正德帝拍板让杨一清挂帅,他就更不愿意同去了!

要知道,杨一清经略陕西十多年,陕军将领大部分都是杨一清的故旧。

刘瑾怕杨一清指使故旧,在平叛途中下黑手放冷箭,弄死自己,那群边军丘八有什么事儿是不敢干的?

李东阳此言一出,刘瑾连忙推脱:“禀皇上,司礼监那边差事繁忙。老奴需坐镇司礼监,帮皇上分忧,处理政务。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