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唐奴牙郎
  4. 第570章 科举改革
设置

第570章 科举改革(2 / 2)


舞弊处置!”

(行卷就是考生在考试前拿着自己的文章,为了获取青睐,去找考官获得内定的资格;公荐指的就是朝中重臣,直接向贡院、礼部推荐认可的人才,并为其求得官职;连乡指的是同乡同县的官员,借着乡党的名义,向国子监、翰林院推荐外门散官。)

周钧说完这『四改三废』,整个朝堂里鸦雀无声。

如果说周钧制定天佑举贤令,使得工商杂户也能够通过科举入仕,对于唐朝官场来说,是一道惊雷的话;那么现在的『四改三废』,就如同一阵雷暴闪电,直接为整个科举制度,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是,周钧自己却知晓,『四改三废』在历史上都是确有发生的科举改革。

比如锁院,最早确立,是在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苏易简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以后便建立了锁院制度。

比如弥封,最早兴起于武周朝,后因为朝中阻力,并没有广泛推行。同样也是在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的殿试,礼部奏名合格进士,宋太宗采纳将作监丞陈靖的建议,才真正实行了『糊名考校』法。

再比如别头试,最早出现于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新唐书·选举志上》中记:“初,礼部侍郎亲故移试考功,谓之别头……(元和)十三年,权知礼部侍郎庾承宣奏复考功别头试。”

至于最后的誊录制度,真正确立是在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朝专设誊录院,后又设『对读官』,负责誊阅文校对工作。

这些改革,在历史上彻底完善了科举制度,使得官员的选拔机制更加公平,也降低了世家门阀垄断权力的风险。

而如今,周钧手握三公之权,又借天子之威,对唐朝科举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最大限度堵死门阀的权力通路,为寒门学子创造上升的通道,从而达到揽天下贤才为己用的目的。

再加上,朝中的文官队伍,经历了数次清洗,如今大部分都是来自安西的官员,这对于周钧来说,更是有利。

听完『四改三废』之后,高适思索片刻,站出来向周钧问道:“丞相,科举改动颇多,恐怕推行起来,要费上一番功夫。”

周钧看向高适说道:“山河破碎,贼寇围阙,此乃国之存亡的关头,倘若不思变,大唐只有没落的下场。”

周钧看向朝中的官员,朗声说道:“某有一首诗,赠予在座的诸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说完,没有理会官员们吃惊的表情,周钧摆了摆手,在朝礼太监的一声『退朝』中,大步离开了朝殿。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