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失守。 二十万大军尽墨。 主帅哥舒翰畏罪自刎。 这三条消息,如同炸雷一般,将大唐的满朝文武,震得只剩下绝望。 不仅是朝中官员,从潼关逃回来的兵卒,将唐军兵败的消息,也传到了长安城的市井之中。 贼军不日将至。 长安城中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奔走相告,许多人放弃家业,开始打包细软,准备随时出城,躲避战祸。 就在这样一个人心惶惶的时候,宫中的李隆基,突然在清晨下了诏书,宣布御驾亲征。 这道诏书一经公布,满朝文武顿时有了主心骨,武将着甲,文官提剑,纷纷写下遗言,打算为大唐尽忠,随皇帝抗击逆贼。 城中百姓感念大唐,男子购置兵器,离家从军;女子缝制行囊、挥泪送别。 诏书发布的当天中午,灞川别苑之中。 万春公主尹玉坐在堂中,看着面前这封来自杨贵妃的书信,满脸的疑惑。 抬头看了一眼传信的内侍,尹玉问道:“贵妃娘娘让我现在带着逍儿,去兴庆宫中赴宴?” 内侍躬身说道:“贵妃娘娘思念公主,也思念周家小郎,特意在宫中设了家宴,还请公主速速坐上马车,随我入宫去吧。” 尹玉不解:“最近城内不安生,而且父皇还要御驾亲征,这种时候去兴庆宫,未免有些唐突……” 不待尹玉把话说完,内侍急道:“贵妃娘娘下了令,迫切想要见公主一面,您就随奴婢……” 门外传来一个声音,打断了内侍的话:“公主殿下,有一封信,要请您过目。” 尹玉朝门外看去,发现来者居然是孔攸。 略微思虑之后,尹玉说道:“把信呈上来吧。” 拿到信笺,尹玉展开一看,惊的险些站起身来。 过了好一会儿,尹玉平复了情绪,对那内侍说道:“逍儿今日身子有些疲乏,帮我向贵妃娘娘说一声,兴庆宫就不去了。” 内侍闻言,唉声叹气,无奈的离开。 待那内侍走远,孔攸走入堂中,跪伏在尹玉的面前。 尹玉拿着信,急声问道:“这真的是二郎写的?!” 孔攸:“此信乃是家主亲笔所写。” 尹玉:“二郎为何在信中说,倘若宫中有人相邀,万万不可去赴会?” 孔攸:“家主行事,或有深意,攸并不知晓。” 尹玉:“二郎在信中还说,让府中上下收拾行囊,速速离开长安,这又是怎么回事?!” 孔攸犹豫了一会儿,对尹玉说道:“攸有一猜测。” 尹玉清楚孔攸向来足智多谋,开口说道:“你速速道来。” 孔攸:“陛下很可能今晚就要离开长安,躲避兵祸了。” 尹玉一愣,随即怒道:“一派胡言!父皇今日还发了诏书,说是要御驾亲征!” 孔攸垂首不语。 尹玉突然醒悟过来:“你的意思是……父皇御驾亲征,不过是稳定人心的谎话,他其实是要抛下官员和百姓,独自逃难去了?!” 孔攸轻轻说了一句:“贵妃娘娘突然派人,来请公主和小郎君赴宴,此事本来就是古怪。” 尹玉睁大眼睛,喃喃自语道:“不会的,不会的,父皇心系百姓,他不会这样做的。” 孔攸:“公主不信卑下,难道还不信二郎吗?” 尹玉闻言,呆坐在那里,好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过了许久,尹玉面露哀色,开口说道:“传令下去,让府中的所有人开始打包行李,准备离开长安。” 孔攸:“喏。” 偌大的公主府,还有灞川别苑,上上下下将近千人,听闻尹玉的命令后,都是惊愕。 但既然公主发了令,众人便只能照做。 一时之间,整个别苑,鸡飞狗跳,人来人往,到处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孔攸此时找到灞川偏军的统领骆安源,开口问道:“士卒们可都准备好了?” 骆安源:“随时可以出发。” 孔攸:“带上你的部下,去别苑驻扎……记住,一定要护得公主和小郎君的周全。” 骆安源拱手应下。 时间流逝,太阳落山时分,灞川别苑已经人去楼空,只有少许几个奴婢留了下来。 从长安城中刚刚回来的解琴,坐着马车来到别苑的大门,见内里空空荡荡,只有少许仆从正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