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表哥修染来了,清婉撂下手里的艾艾,转身就走。 她心里的那份激动,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这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昨夜刚在观音菩萨面前祈祷,今天表哥就来拯救她了……他怎知道,我今天要来香山别业? 正想得欢心,听艾艾在背后喊:“大姑…大姑…等我……” 听到艾艾的喊声,清婉立刻停下了脚步,心里想:若是带上女儿,是否会让他更加地对我热切?!于是便回头,从满秋的手里接走了孩子,抱起她,疾步而去。 【一】《颂古五十五首.其一》释绍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见清婉抱着艾艾进屋,修染的脸上顿时呈现出了笑意。 清婉随口问了一句,“表哥来了?”说着,就把艾艾放在了修染的跟前。 在众目睽睽之下,修染既没起身,也没有去触碰孩子,只是瞅着她笑。 清婉礼貌地施了一礼,问“表哥此次回家,所为何事?” 修染只顾得看艾艾,头也不抬,答:“后天,要出趟远门,回来看看姨娘及表妹们。” 清婉又问:“你去上都迎接帝师与白兰王的事儿,家里都知晓了。你五月份,不就回京了么?怎么搞得跟生死离别似的……” 修染忍不住伸出手,去扯艾艾那胖嘟嘟的小手,艾艾害怕地赶紧躲到清婉的身后:她似乎感觉,与眼前的这位白净大男人,并不陌生,但他那光溜溜的大脑袋,着实让她有些害怕! 修染缩回了手,说道:“回京后,打算去赵州[石家庄赵县]。” 清婉一听,心凉了半截,“你去赵州干什么?” “去‘柏林禅寺’读经书。” “京城的寺庙有上千所之多,什么样的经书,非得让你跑去千里之外的赵州?” 修染冷静地回,“成实论。” 听修染要远离家门,于湉也赶紧劝说:“学《成实论》,干嘛去那么远的地方,你舅舅家里就有一本,我是见过的,是不,他姑父?” “是啊,是啊!”揭傒斯赶紧接话,“等过几天,我拿给你。” 清婉着急道:“后天,表哥就走了,姑父何不现在就回家去取?” 修染道:“我自己读,怎能理解得透?” “哎呀,你舅舅就懂……他曾经就给继母讲过书中的道理……”于湉又对揭傒斯说,“快,给孩子们讲讲……” 揭傒斯却问外甥:“修染,你愿意听舅舅讲一讲《成实论》么?” 修染点了点头。 揭傒斯呷了一口茶,说道:“成实论,是一本佛教论书,天竺国诃梨跋摩著。唐代‘玄奘法师’在西行天竺[印度]取经之前,曾去柏林禅寺从‘道深法师’研习过《成实论》。 所谓‘成实’,即成就四谛之意。为对峙‘小乘’,说一切‘诸法实有’的理论,倡导‘人法二空’,弘扬苦、集、灭、道四谛之理。 ‘苦’观是佛经中极为重要的义理,贯穿在早期佛经的四谛观中,但是佛教传播日久,各派之间义理分歧,各自为是。那么,《成实论》中对于‘苦’观是如何阐述的呢? 其实,《成实论》的出现,是因为当时的佛学者,不满于当时各家各派对佛陀教义的纷乱阐释,有心重新组织四谛的义理,显扬佛教的基本教义。而在它的苦观论述中,则是着重从受的角度来说明苦,即‘苦、乐、不苦不乐’三受皆是苦因,乐受是假相,不苦不乐亦是假相。 真实的,只有苦受。 故,要获得佛经智慧,或者摆脱由三受引起的‘贪、嗔、痴’,需要对诸受作真实的观想,认识到诸受只是苦受,才能趋向泥洹[指涅槃]。” 揭傒斯长叹了一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又不是如此地生活?但如何来定义‘苦’与‘乐’,却是因人而异。 老夫认为,很多苦恼尚可逃避,唯有不肖子,屡教不改又避无可避,最是痛苦。”这话,明显是说给修染听的。 揭傒斯看了于湉一眼,接着说:“对于这些人来说,有一个贤德懂事的孩子,就是最快乐的事情。现在,便可以理解你们二姑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别人家的孩子’了吧? 杏儿插了一嘴,“什么意思?”见无人搭理,便又闭上了嘴。 揭傒斯又说:“人生斯世,非乐即苦。若是能心下无事、静默而坐,对辛苦打拼的人而言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正如慧开禅师所说的那样----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其实,声色最苦,而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