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空邸第,强制隔离传染源。 辽阳的房屋本就低矮,街道卫生环境又差。一到冬天,家家户户都爱紧闭窗门,这无疑给具有强传染力的瘟疫,提供了培育、发展的温室。 所以,我哥建议:各地方应抓紧采取隔离观察之措施,建立‘广惠司’来承担隔离治疗的官办医疗机构,大量雇用医务人员,用以增强抵御重大疫情的能力。” “这也是你哥想的好法子?” “隔离是阻断疫情扩散,最有效最基本的手段,这种方法自古有之。我国秦朝就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据记载:乡里如果出现了疑似的传染病病例,典甲[乡长]有责任调查和迅速上报,朝廷根据疫情派医生检查治疗,三岁的小孩也不能忽视,并对相关人员采取隔离措施。 记载中,首次出现‘疠所’一词。疠所,就是隔离区。记载中还说,知情者和家人应主动断绝与‘毒言’者接触,不与患者一起饮食,不用同一器皿。 到了汉代,隔离治疗更加完善。《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南北朝时期,则已成为制度。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曾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病之人。 在盛唐时期,官办医疗机构更加发达,朝廷设有养病坊,在各州府也设置有类似机构,负责各地医事管理和疾病诊疗;当大的疫情发生时,也承担临时性收容和隔离救治任务。 只有我朝,却至今没有防疫之所。为此,我哥先做了一个试验点:将鼠疫原发地辽阳提举学校,改建成‘疠所’。并把辽阳县,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片区配备相应的医疗人员,严禁人员流动,避免再次交叉感染。 另外,鉴于辽阳还有大量的外来人员,流动性大,又对城乡所有的住户一一排查,发现有问题的人就地隔离;严令禁止随意倾倒垃圾,影响街道整洁,用以减少感染的人数。” “哪来的那么多流动人员?” “就是那些通过走水路、偷渡关卡等各种方法,不远千里来到辽阳接亲戚的山东人。他们来到辽阳后,都没能赶回老家去过年。因为,亲戚朋友都在这次疫情中死掉了,自己又被封在了辽阳……即便如此,也没能改变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人要么露宿街头,在饥寒交迫中死去;要么躲在隐秘的街道内,苟延残喘。这样一排查,正好给他们赢得了一丝生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