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婚事并非两个人的事,而是两家人乃至两族人的事情,若说靠自己谋算,也能谋算,但这谋算最多能占到三分,剩下的七分全在别人的手里。 二姐之所以能嫁给韩王,也是那个时候家里刚好需要,她提了出来,才会有人愿意为她谋求。 二姐的婚姻是驱利,而如今她和齐王世子的,是避害。 驱利或许可能会因为更大的利益动摇,但避害,一般都是势在必行。 二姐如今生了一个儿子,被韩王求封了侧妃,而现在,苏巧巧反而有些羡慕二姐了。 好在这件事最终也不算说死了,只是以年龄为由,先订了婚。但其实和齐王这样的人家订了婚,只怕后面退了婚,也是嫁不出去了。 “如今便是走一步,算一步了。”苏巧巧这话是跟身边的王妈妈说的。 苏巧巧自从离了乳母,身边跟着的,就一直是王妈妈。等六七岁上,母亲的人撤走了,上了两个年纪相仿的小丫鬟,苏巧巧给她们一个取名叫小安,一个取名叫小康。 在苏巧巧眼里,哪有什么比安康还要重要的事情呢。 十岁的时候,苏巧巧自己开了小院子住,又添了四个丫鬟,春枝,夏柳,秋叶,冬雪,负责她身边的琐事。另外有洒扫散侍的丫鬟四个,算是把人齐了。 如今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准备大婚了,母亲那边又送了四个人过来,苏巧巧起了名字,先在外面放着。 因为要嫁齐王世子,很多东西都还要再精进一番,苏巧巧也不算得闲。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苏巧巧就要开始动手绣嫁衣了。只是像他们这样的门第,哪有自己绣嫁衣的,无非是成了之后自己动手再填几针,做做样子罢了。 苏巧巧跟着女师傅学了一天的礼仪,回到自己院儿里刚要吃杯茶,就听见小康过来和她说,前院的消息,李椿被老爷训话了。 小康倒是很着急,苏巧巧却是不急:“你细说说,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外面还有什么动静没有?” “还能因为什么,就今天下午的时候,三哥儿为了姑娘的婚事求到了老爷那,老爷关上了书房门,训了三哥儿足足半个时辰呢!姑娘您怎么不急啊!” 苏巧巧慢悠悠地放下茶杯,看着小康:“我现在着急有什么用?父亲都没说什么,自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且等着吧,我哥后面且有的用功呢,别怕,是好事。” “那这婚事?姑娘您还真想嫁啊?” 苏巧巧没说话,王妈妈进屋子里带着人添了炭:“小康,你去看看水怎么样了?” 小康这才出去了。 苏巧巧看向王妈妈,又看了看外面,摇了摇头。 王妈妈懂得,却也没说,只是低了头,避开了苏巧巧的目光。 小康的心是有的,只是恐怕不适合去齐王府。 隔天苏巧巧就带着小安和小康去拜见了老太太。 “明仪啊,来啦。”老太太端坐在主位上,很是和蔼。 “祖母。”苏巧巧在这个世界上的闺名,叫明仪。 苏巧巧行了礼,顺着老太太的手势,坐了下来。 “明仪今天来,是有一件事拜托祖母。”苏巧巧说着,招呼小康进来,“我已经开始准备出嫁的事宜了,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回家可就难了。孙女这就想,送个人过来,替明仪给祖母尽尽孝。” 老太太也没戳穿,点点头表示接受了。婚事那么大的事面前,一两个小要求还是不算什么的。 那之后苏巧巧又把该拢的其他人都拢了,该换的其他人都换了。又观察观察,大概便也过去了两年了。 没有什么悔婚的情节,但苏巧巧也心明镜似的,两年过去,齐王世子的热乎劲儿早过了,怕是连苏巧巧长什么样都不记得了。 世子成婚,排场自然大了一些,苏巧巧本来的嫁妆又加了一些空抬的嫁妆,在街上走了一天。 如果苏巧巧真的是一位二八少女,那她可能确实会对以后的生活保有那么一点不切实际的期待,但她已经在各个世界里过了好几辈子,盖头还没揭呢,她就已经知道后面会是怎么样的光景了。 十六岁,好似人生重新开始了,又好像人生它……已经结束了。 龙凤花烛无声地燃烧,苏巧巧就静静地蒙着盖头,等着盖头有人揭,或者没人揭。 很晚、很晚的时候,终于有一个男人,被一群人七手八脚地扔进了房间,扔在了床上。 那人很粗暴地揪起盖头,扔了出去,醉眼迷离地看了看苏巧巧,转身就走了。 苏巧巧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