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也不比我们炒股倒腾地赚得少啊!谷啊,”他使劲儿拍谷从跃肩膀,“财神爷!” 杨梅连忙说:“那还是得亏我们争流片子拍得好。” 茹争流笑而不语,转头看谷从跃。 谷从跃直奔主题:“宝宝也一岁了,你俩休息得差不多了吧。要不要到咱们自己公司做点儿事,帮我分担分担。” 申东方杨梅相互看看,杨梅说:“话既说到这里,我俩呢,主要是我俩都是门外汉,怕去了给你添乱。而且公司现在不是挺好的……” 谷从跃马上拿出开会的架势:“公司电影制作部门已经开始筹备,另外我打算另开一家子公司,做演员经纪……人手缺得厉害……” 申东方皱着眉头听完,问:“拍电影儿不是有咱妹了吗,怎么还要再搞个新部门?” 茹争流抢先说:“多拍多挣钱,反正配套都有,不能闲着。” 申东方见茹争流不介意,便也不再说什么。 不久,申东方和杨梅进入凤羽公司。杨梅觉得和演员在一起能接触很多时髦的东西,主动去了新成立的经纪公司,申东方稳坐大后方,谷从跃出去融资,他就维持公司日常运营。两人都清楚自己并非专业人士,一方面努力熟悉学习,另一方面在技术方面从不指手画脚,因此,凤羽的管理层虽然都沾亲带故,也并没有出现任人唯亲的混乱局面。 凤羽在电影界一战成名,倒不是因为《蒙昧青春》多么优秀,而是因为它强大的发行能力。 此时,电影新政策刚实施不到一年,除了一些玲甲团队,只有凤羽有和各地方院线电影院谈发行分账的经验,而且从《蒙昧青春》的发行过程来看,非常成功。 当时相当一部分电影制片厂选择和玲甲方面合拍电影以取得发行助力,但与玲甲合作需要付出的成本很高,只有大制作影片才能负担得起,凤羽作为本土公司,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和更接地气的行事作风迅速杀进这片蓝海。仅1993年下半年,凤羽就为五部影片量身定制了发行策略,均取得不俗成绩。 1994年,政策进一步放宽,制片厂不仅可以在省级发行,而且可以突破省级在各级发行,彻底打破国影垄断。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国产电影市场充满了活力,这一年有三部电影在国际电影节取得不俗成绩,它们都在华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年,引入一部好莱坞大片,这部大片首次采取分账模式进行结算,中国电影市场向世界电影打开了大门。 由于市场对《蒙昧青春》的喜爱,茹争流开始了第二个以怀旧为主题的电影项目。这次争流影视购买了一部严肃小说《大厂风云》的影视改编权,讲述八十年代初一名年轻大学生毕业进入工厂,十年间发生的种种故事。 茹争流在为《大厂风云》努力的时候,凤羽影视电视剧制作部门完成了三部电视剧的拍摄,分别是武侠、爱情、军旅题材,凤羽电视剧发行部门将它们卖给多个省级电视台。在合作的过程中,谷从跃发现电视剧播出之前的广告时段非常值钱,他迅速成立凤羽广告部,再向电视台卖剧时就以电视剧让利为筹码购买一部分广告时段,然后招商把这个时段高价卖出去。 1994年国庆,《大厂风云》顺利上映。这次的题材有些许沉重,但艺术水准更高,有业内影评人甚至认为茹争流对巨型工厂的表达有安东尼奥尼风范。凤羽对《大厂风云》的宣传尽量往高品位上贴,这让三十来岁已经习惯吹牛的成年人很高兴,即便并不是那么喜欢,也一起吹捧了起来。到了后来,《大厂风云》的口碑竟然超过了《蒙昧青春》,成为人们社交必要聊起的谈资,当时风头最劲的文化时尚单品。 最终结算,《大厂风云》盈利三百万,但这个项目的盈利金额在此时的凤羽集团财报中已经不太显眼,其他方面的收益已远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