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山腰走了会儿,一棵油松后藏着两棵山楂树,因为味道酸,并没有被鸟儿祸害多少,一串串像红灯笼般仍在树枝上挂着。 赵大嫂眼尖,立刻亮开嗓子喊了一句,几个人就围拢过去,挑着矮些的树枝开始摘山楂果。 王大嫂一直在陶墨夕身后,见她和她妹妹傻乎乎的还站着看热闹呢,就主动说:“这果子别看个头小,味道又酸,可冬天炖鸡炖肉的时候放两个,那肉就烂熟得快,切片后泡水喝也有味道。” 这样啊。 陶墨夕点头表示学到了新的经验,便也上前开始摘,她这一年脸颊肉消了,身量却长了些,站在女人堆里也算拔高的,很轻易就抬臂抓住了一支略高的树杈,往下用力拽了几下,整杈就都掉了下来。 小桃欢呼着过来帮忙摘山楂,竟然足足摘了半篮子。 众人在附近继续找,很快又找到一棵很高大的柿子树,枝条茂密处还有不少柿子,就是树太高了,无人够得到。 一个身穿淡绿色衣裳的小姑娘,叫做娇儿的,把身上背的筐放下,双手在衣襟上抹了两下,竟然把一根木棍别在腰带上,一把攀住树干,慢慢爬了上去,看得陶墨夕胆战心惊,哪有女子行事竟这般大胆? 但同行的众人却纷纷给娇儿叫好,还称赞她勇敢,惹得陶墨夕也收了震惊的心思,开始欣赏起这姑娘泼辣爽利的作风。 不一会儿娇儿爬到了一杈比较粗的树枝上,慢慢站起来,用手上的木棍去打柿子,柿子直接掉到地上,引得大家纷纷去捡。 滚到陶墨夕脚边两个柿子,她捡起来捏了下,半青不黄的,还硬邦邦的呢。 赵大嫂说现在吃不得,但拿回家削掉皮,在屋檐下晒着就行,等它们发黑变软,就又甜又糯了,冬天在热炕上呆久了,吃个冰凉的柿子干,舒爽的很。 陶墨夕半信半疑地把柿子放进篮子里,跟着大家继续四处找能吃的。 青云山大的很,各种树木、草藤多得陶墨夕都不认识,没走几步就能碰到些成林的果木,有榛子、栗子、青皮核桃,一些树下还有些耐寒的菌子。 陶墨夕和小桃一共就两个篮子,很快就装得满满的,虽然这些干果子个头不大,但拿回家挑拣干净,在铁锅里炒熟后,可以做零嘴,也能入菜呢。 趁着秋高气爽,又不甚冷,赵大嫂约着陶墨夕她们几人连着去了青云山好几次,专捡那些存得住的榛子和栗子,栗子熟了掉落后是带着毛剌剌的外壳的,须先用铁筷子把外壳拨开,里面才是成对的油栗子。 每次都是两个空着的大背筐上去,再背上满满的两筐收获回来,因为留在家的女人们都不会套车赶车,所以每次都是步行往返,上山还好,回来背着东西这一路,每每累得陶墨夕和小桃要歇息个五六次。 不过赵大嫂说了,冬天自家也吃不完这么多干果,等再过些日子,会有货郎赶着大车来,专门收这些,要铜板也行,换油盐酱醋和日用也行,去年她靠捡秋,给家里换了一领蓑衣和一个陶缸呢。 一听这些白来的干果居然这么值钱,陶墨夕背筐都有劲了许多,只是晚上洗澡的时候才发现两边肩膀都被筐的背带给勒得红肿破皮了。 她苦笑一声,看了看躺在被窝里也在偷偷揉肩的小桃,第二天留她看家,自己照旧早早跟赵大嫂她们去了。 如此这样捡了大半个月,陶墨夕捡的干果都装满了两个草穴子,也不见那些上山的汉子们回来,她每天爬到半山腰都仔细查看是否有下山的脚印或声音,但每次都失望而归。 尽管陶墨夕尽力遮掩,也未和其他人说,但跟她走得最近的赵大嫂还是看出了些端倪。 她也急呢,但对着比她小的陶墨夕,也不好表现出来,便宽慰道:“月姐莫多想,许是再有三五天就回来了。” “嗯。”陶墨夕浅浅笑了下。 附近的东西已经被人们捡拾的差不多了,今天她们往山里多走了几步,也没找到更多干果,再走就要穿过一片野松木林了,许是风大还是什么,总觉得好像有猛兽低沉的吼声似的,陶墨夕劝着大家没再继续走,光摘了几撮鲜木耳,就招呼大家下山了。 还没等走回村里,天色就阴沉得可怕,紧接着像绒毛似的雪花就轻轻滴飘落了下来,在半空中飞舞盘旋,飘飘扬扬。 “下雪了。”陶墨夕抬手接雪,有些怔忡地说。 刚到村里时,还是炎热的夏日,转眼已经快半年了,方舅舅一家当初 四散逃亡,如今也不知道都落脚在哪里,是否安好。 “是啊,这一年就算忙过去了,接下来就在家猫冬了。”赵大嫂停下等她,“明儿起咱就不上山了,在家把干果子挑挑晒晒,等货郎来了我叫你。” 晚上陶墨夕累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