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耕耘贞观
  4. 第三百五十二章 工匠考核
设置

第三百五十二章 工匠考核(2 / 3)


可不是自由发展,相反讲究得是传承有序,子承父业。

这么一门只要大唐不倒,那就能不断传承与国同休的职业,那可是有爵位的高官们才有的待遇。

自己这些干土木的能够遇上这么件好事,又怎么能够错过了!

至于李泰干大型工程,一般都喜欢留碑纪念有功大匠的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反倒没什么太多想法。

毕竟能够留碑的人都是为整个工程做过特殊贡献的人,这种人每一个基本上每一个都是大匠起步,就算原来不是大匠能留名了以后也是大匠。

只要这整个工程还在,那他们便是能够跟着这块纪念碑一直流传下去。

虽说青史留名这种事情,一直以来都是儒生的追求,但对工匠们来说,他们靠着自己手艺也混出了几分名堂能名留青史也是很感兴趣的。

别得不说,老了吹牛时对自己后代说某一项工程是你阿耶干得,相信也是很有自豪感的,最多就是奢求能够留碑的大匠并不多而已。

不管怎么说,这次随着李泰把大匠考核的消息开始散播开来,关东地区的工匠们多少还是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去看着这次考核。

但关西地区尤其是京畿道地区的工匠们,一个个开始想办法去找县令去开具路引,准备前往洛阳报名工匠考核。

毕竟给魏王干上两三年的时间可不只是白干的,自己的目的可是要为这两三年为自己下半辈子有个保障,甚至为自己以后的子孙能抢在起跑线上啊!

但本地工匠大量外流这种事情,对当地县令来说也是相当头疼的事。

毕竟工匠在古代生活地位真算不上高,甚至一些有权势的人让工匠白干活也不是没有过。

但他们若大量离开本地,对整个本地社会来说,或多或少也是会造成影响的。

最简单的就是农具坏了要找谁修理,想要建设房屋要找谁搭建,最重要得是朝廷要修建什么工程,结果自己找不到人了怎么办。

所以一个两个匠人离开,自己批个路引没什么问题,但匠人都跑了,那肯定是会影响当地的运转效率的。

而这件事,因为是在长安的眼皮子底下发生的,自然而然便是让言官上奏上去。

言官到底是没有针对谁,毕竟闻风奏事,这件事波及了民间,可是容不得轻视!

李世民听着言官的谏言,目光向阎立德看过去,毕竟工匠这些事情向来都是阎立德管辖。

阎立德出列道,“朝廷可以将这些工匠集中,然后跟随朝廷将要派遣到河南道的道路建设小组,一起参加道路的修建。

至于当地所需匠人,让他们留下弟子或者子女能暂代他们的工作就好。

毕竟这次洛阳所提出的考核,对工匠们来说,就好像是举子们的科举一样重要。

而且朝廷的将作监与少府监也能通过这次考核挑选优秀大匠进入朝廷!”

李世民听到阎立德的话点点头,既然这件事对朝廷本身是有利益的,那李世民便不会去阻止。

只是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诸位爱卿此次朝廷应当有谁接任此项任务,与魏王一同把这河南道的道路工程给修建起来比较好!”

众人听到这话,说实话或多或少都是有几分的迟疑。

因为他们非常的清楚,这件事情跟普通的工程不一样。

你今天带着人把河南道的道路给修了,那么其他的地方淮南道要不要修,江南道要不要修,陇右道要不要修……只要修一处,那就处处都要修路的。

自己的下辈子就要填进去了能让自己出将入相,成为左右仆射什么的自然很乐意去干。

但现在这个活,干好了自己一辈子要填进去,干不好那自己说不定当场就被填进去了。

除这问题以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工程本身肯定是受制魏王的。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人也或多或少的看的出来,等到这工程彻底完工,魏王怕会被调度回长安,专门负责道路建设。

没有办法,道路从底层配套设施,以及到最上层的资金拉拢,这些都需要魏王坐镇才能执行得下去。

如果魏王不接手了,单单是钱从哪里来就要难倒一大堆人,但河南道修建了道,路天下十道总不能少了谁吧。

草种计划,太子当初不也是弄得红红火火的,但事情做下来,到现在那些投了钱的世家都还不知道找谁要回本钱呢!

反倒是西海郡那边,每年都会出产马匹,细水长流的在长安贩卖,甚至每年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那些当初投了钱的将士,嘴巴都笑歪了。

所以,就算去干这工作了,最终说不定功劳还不是自己的,自己纯粹只是拿点苦劳而已。

朝廷清闲的工作那么多,尤其是跟在李世民身边上谏就有奖励,自己何必这么辛苦的跑到河南道,然后辛辛苦苦的干活,在这里动动嘴巴难道不轻松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