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名谭枞,与司马明都是埕州复水人。 二十多年前,两人一同苦读求学,欲考取功名。不过谭枞不及司马明聪慧,多年考学后当了个地方芝麻官,谭枞便也心满意足了。 司马明考的不错,去了埕州北河郡当职。复水是个小地方,出了一个大点的官,乡亲们都欢喜得很,谭枞也为他感到高兴。自己在政事上有所不懂的,便会写信给司马明,二人往来细究。 如此数年,谭枞学得许多,也治理一方妥当。 然而就在一年冬末春初时,司马明家中横遭变故,父亲去世,母亲也病重。司马明本在北河郡顺风顺水,此事一生,毅然辞官回到复水照料母亲。恰逢复水县令年迈,乡亲们心疼司马明,便推举司马明为新的复水县令。 司马明无论何地皆恪尽职守,让小地方也能成为一潭活水,这也恰是谭枞钦佩司马明所在。 司马明平日里很忙,便没有娶亲。这样生活一晃便是八年,他的母亲在一个秋日寿终正寝,念着他父亲去了。此时,复水县治理得农贸繁荣。谭枞本以为,以司马明的才能必会再次离乡,寻更广阔的官路。 司马明的来信中却这样写道:“近来,丹鹿县水灾频发,加之路无通达,民无财粮,岌岌可危也。吾欲往之,解民之所需……” 就这样,司马明独身来到了丹鹿县。 次年,谭枞得了机会升了官阶,但调去了更为偏远的郡县任职。 地远路塞,两人往来书信频率少了许多。 不知是否因为人至中年,谭枞愈发觉得力不从心。四年时间里,这些偏远的郡县常有外敌来犯,谭枞日日上书,但朝廷也抽不出兵吏来管制。心力憔悴,谭枞为此大病一场。 直到夏末,待他病好些,才收到一封司马明的来信。与此前不同的是,这封信很厚很厚。 谭枞这才知晓丹鹿县已今时不同往日,司马明也将前往埕州为郡守。司马明想让谭枞替他接任丹鹿县县令一职,为他写好了推介文书,更将丹鹿县各方情况细细罗列出了一大卷。 苦于这边地郡县战乱,加之民众大多往东南方迁居,这边地县已是一座空城,谭枞也只是空有官名。见朝中迅速批下文书,谭枞便应下了。 司马明出任埕州十分匆忙,待谭枞赶到丹鹿县时,都没来得及见上司马明一面。 上任一周,冯家便已接管了黑羊脯的销路。起初他们派人至县衙送礼,谭枞还不明白为何要这般。直到听闻长安城官僚中日渐风靡的东西里出现了“黑羊脯”,此时再欲管控那冯家已属无济于事。冯家为了拉拢谭枞,又暗中送了几次礼,谭枞皆拒了回去。 可谭枞也不知道该如何挽回当下局面,便向司马明书信表面了疑问。司马明的回信,只在这句“是该向村民们言明市场还是置之一旁……”中的“置之一旁”几字下勾画了几笔。 谭枞从仕途之初时便钦佩于司马明,这么多年来的经验也证实司马明做事少有失误。这答复便使谭枞掩耳盗铃般心安了。 * “事情便是这般了。”谭县令摇了摇头,“现今我都已向两位言明,不知今日来质问老夫,可是有解决之法?” 谭枞县令倒是比想象中诚恳。 温霁昀默声思索着。谭枞全盘托出,信息量极大,所说的也与自己先前调查的也对的上,想来可信。正是这样,温霁昀需要从他这里更清楚地了解司马明此人。 半晌,温霁昀道,“谭大人为何单凭司马明的几笔勾画,便决断此事?” 以为温霁昀是在追责,谭枞连连叹息,“你们也许说得没错,是怪老夫当时没有再想想,才处于了被动局面……” 见谭枞又要开始自怨自艾,温霁昀急忙道,“等等,我的意思是——过往司马大人给您回信时,也只是简单勾画两笔吗?” “嘶,这倒不是。往日请教,司马兄还会书长篇同我细细探讨一番。”谭枞回想着,“自他上任埕州后,这是他第一次给我回信,想来是政务繁忙无暇顾及罢。” 此话一出,烟青赫然明白了温霁昀的问题是何意,只觉冷气上窜。她望向温霁昀,他微微点了点头。 温霁昀接着问道,“大人上任以来,可有拜见过司马明?” “有次去往北河郡,本想重聚一番,却是郡府的曹功大人代为接见。不过此事也正常,司马兄都官居郡守了,自然无法想见就见了。” 县令颇为不解,“温公子这是何意?黑羊脯一事难道同司马兄有干系么。” “县令多虑了。我也只是随意再问一嘴。”温霁昀拱手向谭枞致意道,“晚辈疑惑多谢县令大人解答,今日不早了,我们便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