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4. 第733章 刘堪三策
设置

第733章 刘堪三策(1 / 2)


广德七年三月十五日,南北贡士三百六十余人聚于南京紫禁城文华殿,参加三年一度的殿试考核。

三月十五日这天,广德帝刘堪于百忙之中抽身,亲自赶往文华殿,担任这次殿试的监考官。

今年三道的策问题目,也是由刘堪亲自制定的。

广德帝向这些大齐未来的官僚精英们,提出了三个考题:

一,即灾诊存,民不安生,盗贼猖狂,边方有动,(大齐)财充而食足,何以如此?

齐国眼下是否财充食足,尚有疑问,不过“民不安生,盗贼猖狂,边方有动”,却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哪怕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腐儒,也是听说了的。

就在广德皇帝主持春季殿试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辽东,被地主老爷兼并破产的农户们,联合那些被裁撤的战兵,正在辽东大地上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叛乱,他们城攻略地,抢夺土豪劣绅浮财,斩杀朝廷派往辽东的文官,均田地,免徭役,恢复旧制,恢复太上皇时代的《齐朝田亩制度》。

辽东叛乱尚未平定,四川、云南的土司老爷们也开始乘火打劫,他们瞅准机会,频频骚扰湖北、湖南,掠夺丁口,抢夺财物。

驻守两湖的各兵团刚刚经历裁军,此时士气低迷,兵力捉襟见肘,不得不四处疲于奔命,齐军对此起彼伏的土司叛乱,越发力不从心。两湖地区先前被清算的土豪劣绅,乘机改头换面,以团练的名头重新崛起,在朝廷的默许下,这些地头蛇如雨后春笋,不负春光野蛮生长,很快就占据了朝廷势力不能控制的区域,成为对抗西南土司的先锋。

短短两年时间,大齐便从四方平定,陷入到连绵不绝的战乱。

然而广德帝刘堪以为,所有叛乱不过只是疥癣之疾,根本不算什么,只要派遣一两个主力兵团便能彻底平定叛乱。

真正让广德帝焦头烂额的是,当初制定新政的初衷,是为了造福百姓,让民众摆脱太上皇时代的苛政暴政,没想到新政推出后,却受到各地百姓抵制反对。

父皇在世时说过,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刘堪现在越来越认可这个道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哪怕殚精竭虑为百姓着想,这些刁民也不会领情的。

一夜之间,广德帝发现自己要处理的问题太多了,朝廷现在处处都要用人,需要派出精干力量前往各省推行新政,像康敬修这样的干臣,实在是太少了。

仅仅依靠自己现在的班底,远远无法应付当前险恶的形势。

如今的形势是士民风不古,奸猾之民丛生,所以,广德帝的第二道制策为:

“今民习不端,欲速见小,兹欲正民风,复古道,何术而可?”

这道题目的意思就是说现在大齐民风不正,老百姓做事急于求成且贪图蝇头小利,根本不考虑朝廷的长远打算,所以重振民风,让百姓返璞归真,是当前的大事。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和第一道试题一样,这个考题,也是无解的。

如果说前面两道策问题目多少有些棘手,那么,第三道考题则是一道送命题。

八股文的难度在于,首先要熟读“四书”,因为广德帝的第三道考题,是直接从“四书”中掐头去尾节选的一段话。

题目如下:

“王速出令反,燕王穷兵黩武,武帝竭尽天下之力,虽富国强兵,于百姓何益?”

这段话出自《孟子》: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大意是说,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人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

之所以说这道题目是送命题,是因为稍有不慎,就会答错。

还好参与殿试的贡士们都是饱读诗书之士,否则就有可能认为考题是说“大王令你造反。”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答题,那就不是单纯能不能考中进士的问题,能不能保全身家性命都很难说。

广德帝上位后,全面恢复科举制度,较之前代,广德朝科考最重要的革新是,科考范围只限于“四书”,所有的考题都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中选取。

据说这是为了兼顾公平,能够读到更多书、接受更全面教育的家庭一定非富即贵,这样以来,科考必然是富家子弟占据优势,为了把大家都拉到同一条起跑线上,所以只选择这四本著作。

当然,事实证明,广德帝还是想多了,由于士子们大多是学习四书五经,经济知识储备基本没有,所以大家对殿试中策题,提出的对策也趋于泛泛而谈。

状元刘理顺的对策抓住了广德帝关注的重点,他在对答中批判了一些忘恩负义,巧躐速化的奸民,这些奸民不思报答朝廷厚恩,只想让朝廷继续耗费钱粮养着他们,让他们继续充当惰民,继续在屯堡、工坊、学堂中混日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