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家父秦始皇
  4. 第三十九章 学宫的盛况
设置

第三十九章 学宫的盛况(1 / 2)


两个月后,叔孙通向我禀报,百家学宫已经是人才济济。

纵然很多人依旧不肯为大秦效力,只是已经纳入学宫的人也已经达到了可观的数量。

当然,其中有很多人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来试试,不乏滥竽充数者。但真正的人才并未被埋没,叔孙通在主掌学宫这件事上令我出奇地满意。

经过两个月的筛选、考察,留下来的人基本都有些本事。众人也发现学宫的氛围比他们预想的要好得多。

自从有人因为思想冲突引发了一场辩论,发现没有人阻止之后,便渐渐形成了定式,每隔几天就有人借口对方侮辱了自己的学派而进行一场诸子辩论。

所以在学宫中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

某甲:“什么?你踩到我的脚不道歉也就罢了,还说我兵家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踩着不疼?那我可得跟你儒家好好说道说道了。走,敢不敢去论道台?”

某乙:“你刚才斜我一眼什么意思?是不是看不起我医家?敢不敢去论道台,我给你讲讲怎么用银针一套治治你嘴歪眼斜的毛病?”

于是乎一群人呼啸着走向论道台,然后正襟危坐,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辩论,让不知情的人以为是自己眼花了,眼前见到的不是刚刚如同地痞无赖吵架的那群人。

思想的碰撞使学宫的治学水平突飞猛进,沉浸于治学的景象蔚然成风,原本还心存疑虑的人也开始卖力修书。

听到叔孙通的汇报,我欣喜的同时,内心也不禁感叹道:‘你们这些人还真的以为没人管你们啊,要不是朕我顶住压力,借防火之名不允许无关人等进入学宫,就你们这种明显带有私学性质的辩论,早不知被朝中这些大臣杀了几百遍了。天天靠欺骗为百姓谋福利,朕很心累得好不好!’

随后看着叔孙通递上来的表现优异者,我的目光着重看向了前三个人:

兵家:尉迟;

法家:孑吴;

纵横家:司马砺。

心中略一思索,我对叔孙通道:“随朕前往学宫,朕要亲自见见这三个人。”

————

学宫紧邻渭河北岸,离咸阳宫不远。原是博士宫,嬴政下令禁止私学后就剩下叔孙通几个博士常在里面处理政务,稍加修缮便改为了百家学宫。

到学宫之后,我没有惊动任何人,本来此时的学宫就要掩人耳目,文人又最爱恃宠而骄,还是不要让他们看到我为好,我让叔孙通直接将三人带到了学宫偏殿。

三人到了之后,看到我坐着、叔孙通站着,连忙行礼道:“布衣尉迟(孑吴、司马砺)见过大人。”

叔孙通连忙轻声喝道:“此乃我大秦二世皇帝,此来是看你三人在修书中表现优异,特来考察一番。”

三人也没想到我就是皇帝,激动道:“见过陛下!”

叔孙通歉意地对我拱手:“陛下让臣低调行事,臣担心外面耳目众多,便没有告诉他们陛下的身份。”

我摆手道:“你做的对。你们三人也不得将见到朕的事情说出去,可明白?”

三人自然称是。

我转头看向第一人,此人年约三十,长得星眉剑目,英武不凡,乃是兵权谋家:尉迟。

兵家有四大派别,分别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

尉迟就是兵权谋家传人。

我没有废话,直接询问道:“朕问你,你对匈奴之患可有应对之法?”

尉迟答道:“回陛下。布衣以为我大秦筑长城、屯边兵,已对匈奴成远拒之势,辅以骑兵对抗,则可使边关安定。”

听到这里,我略微有些失望,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却不料尉迟接着答道:“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用兵之道,前人已极之,养兵之道却鲜有名家。对匈奴之患,布衣以为当重养兵。

“何为养兵?布衣曾听闻边军军粮皆由内史运往云中,其中损耗甚大。与其他军队不同,边军专职征战,不事生产。若使边军战时为卒、平时为农,则可以农养战,此为屯边。此前为何不能如此?长城未建也;”

“兵卒因服役到期,常有更换,再行练兵,不及旧卒。且兵卒由各地征召,更换耗时甚久。可使屯边之兵常驻云中,亦可使其成家云中,令服役未满者不可与妻子相见即可。此为专兵。”

……

听完尉迟的话,我露出满意的笑容:“不错,确实有些本事。”

尉迟闻言连忙道谢。

尉迟之策与屯田制如出一辙,是个人才,届时可以如章邯一样交给蒙恬调教。

前不久蒙恬奏报中还提到了章邯,现在的章邯已经能够独立领军作战了,奏报中言章邯“兵行必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