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 这已经不是自己记忆中的张家了。 这个规模,也……太大了。 这个宅子,显然是经过了翻修的,占地规模之大,房屋之多,至少也是从前的二三十倍的大小。 自己这个老爹,可真是…… 张好古还真是找不到什么形容词来形容自己老爹。 天启二年离开,天启四年回来。 两年多的时间,家,就扩大了这么多倍。 张守财倒是十分热情的接待了张好古,父子相见,至少这个面子上还是要热情一下的。 而张守财也是发现自己这个儿子变了。 从前都是提笼逗鸟的,现在居然也是开始温文尔雅,知书达理了,他居然冲着自己行礼,说出来的话不能说书出口成章,居然也有几分道理,哪里还能看出当初那个混账小子的模样? “苍天有眼呐,这当了官,就是不一样啊!”张守财心中感叹了一声。 进了内宅 吃过了晚餐,张好古才开始跟自己老爹聊天。 去年的时候,张好古给自己老爹提了一个醒儿,趁着粮食价格暴涨的时候,张守财迅速出手,五在五倍高位套现,净赚白银三十万两。 张守财也是滔滔不绝的跟张好古说着接下来的打算,继续买地,继续兼并土地,争取努力努力,让咱们张家靠着一代人的努力,超过他们孔家六十四代积攒下来的土地。 好家伙! 张好古倒是没想到,自己老爹居然还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随后,张好古直接否定了自己老爹的想法,慢悠悠的了聊起了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 张守财:“要么把地捐出去?” 张好古点点头:“对!” 张守财:“要么老老实实的缴纳百分之九十的税收?” 张好古再次点点头:“对!” 张守财:“那你这官不是白当了吗?” 张好古:“……” 这话说的还真是没有多少毛病,如今的大明朝还真的就是这个样子,你当了官,家里就开始要兼并土地了。 看看徐阶,看看高拱,再看看张居正。 在比如说朝堂之上的杨涟,清官是吧,那是真的清廉的不能再清廉了,属实一两银子都没拿,一两银子都没贪,就是家里的地忽然间增加了不少。 这还不是杨涟主动吞的,而是人家送的。 送给你,不是真的仰慕你杨涟的清廉的名声,而是因为大明的制度有问题。 从朱元章到嘉靖,明廷对士绅的优免幅度越来越大,从自身到丁数,从徭役到田租和徭役。加上吏治的腐败,自身制度设计的缺陷,大量的自耕农不堪忍受盘剥,投身大官僚为奴。然后,就只能继续盘剥其他的自耕农。 如此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范进中举之后为啥有人主动卖身为奴,有人主动送田? 举人值钱不是因为能当官,举人只是有了当官的资格,但是不考上进士,就算补缺也只是一个县丞之类的左官。 真正厉害的,是举人可以数十人的免税和徭役,如果你是一个富农,给朝廷要交1分税,冬天还要去修河堤,现在挂到举人老爷名下为奴,商量商量,给举人老爷每年交5厘,税少了,还不用去上工,这特权是实打实的经济收益。 而秀才只能免两人人的税役,秀才到举人,是量变引起的质变,只需要这个特权,就可以彻底脱离劳动生产,成为统治阶级。 之前张守财就是把自己挂靠在举人老爷名下,后来自己渐渐做大了,开始藏匿土地,勾结地方官吏查不到自己的头上,从而完成了偷税的目的,至于张好古入朝为官,成为了四品的侍读学士之后,性质就不一样了。 之前是非法的,现在是合法的。 张守财的胆子瞬间飙升了几十倍,可以说是鲸吞了。 不把自己老爹给办了,这个新政,还真是不好推行下去。 自己行新政,自然是要带头做表率。 崇祯元年,大明就取消了官户、士绅、举人和秀才的一切税收优免,衙门里的有工资的胥吏待遇减半了吗? 猜猜这个建议是谁给崇祯皇帝提的? 言官御使 他们提出了这个建议,差不多约等于巴菲特要求大美丽国加大自己的税收是一个性质。 除了执行不下去,一切都挺美好的。 张好古动手,就要铁腕手段,必须要执行下去。 但是,这也有一个麻烦。 最大的问题,最好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