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听从了父亲的意见, 周侧妃更是表示赞成。子嗣为大,谁也不知道贾敏何时能产育,王府等不起。再说了, 侧妃再如何,也压不过她去。庶出再多,王府日后还是由嫡子继承,不妨碍的。只是, 只是,纳了侧妃入府,世子你要照应几分。若是那侧妃有幸怀上了,那更要小心, 防着贾家下人些!
“我知道的, 姨娘!”世子回答道,心中黯然叹了口气。他眼前不禁浮现出,洞房里他掀起贾敏盖头那一刻, 蓦然映入眼中的那张如花娇颜。他还记得自禁那时心中的悸动,只是,如今再也回不去了, 两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生若之如初见,就再不会有遗憾和不足。
世子委婉地把父亲的意思告诉了贾敏, 并安慰她不必担忧。他不会选择高门出身的侧妃,挑选一个读书人家的女儿, 懂得规矩进退,定然会尊重贾敏这个正妻的。若是她对你不恭敬,那自己也绝不会允许的。自己心中,贾敏才是最要紧的,纳侧妃, 是父亲的意思,大家也只是为了子嗣着想。侧妃如果生下孩子,那首先得认贾敏为母,孝敬贾敏......
贾敏听到丈夫要纳侧妃,先就眼前一黑,心中堵得厉害,只说不出反对的话来。这年头,官宦人家三妻四妾的,那是平常之事。她只紧紧抿着嘴不语,不愿口是心非地赞成,表示自己的贤惠。
可待到听说那侧妃要从读书人家挑选,这句话就戳到了她的肺管子。顿时,贾敏想起了当年被林家拒绝的羞辱,心中怒火难抑。安郡王这是也看不上她娘家是武勋么,特地选个读书人家的女儿来膈应她?呵呵,普通出身的都能当侧妃,这不是含沙射影地贬低她么?还说为了子嗣,她才嫁进来没几年,就这么等不及了?
那么,那侧妃赶在她之前,生下了庶长子可怎么办?占了长子的名分,那可就不同了。有规矩的人家,在正妻生下嫡子之前,都不会允许小妾生育的,不就是为了防备庶长子的出生么?那王府准备怎么做?
世子见这贾敏的态度,本就不太高兴了。这可是嫉妒,是能上‘七出’的无妇德之举。哪家官宦人家会没有妾室,你父亲也有好几房姨娘吧,怎么就对着我摆脸色?
不许侧妃赶在你之前生育?那好啊,也不是不行!但是,你要不要定下个期限出来?在这期间,我可以吩咐给侧妃服避子汤。可总不能一直这样吧?那是要上玉牒的正经侧妃,不是低贱的通房丫鬟!就是宫里的皇后娘娘,也没有这么豪横的!若是你不幸一辈子生不出来,难道就要我绝后么?
什么,你可以让陪嫁丫鬟来伺候我?世子看穿了贾敏的用意,心中就有些恼了。他自诩也是个规矩体面的人,王府高贵的子嗣,怎么能从奴婢的肚子里出来,岂不丢脸?奴婢生出庶长子来,有资格继承王府么,宗室怎么看,朝廷允许么?武勋之家,真正是不讲究!而且从这也看出来,贾敏此举也并非是因为舍不下夫妻情分,出自爱恋夫君的原因,纯粹是怕侧妃生出儿子来,影响了自己的地位。心胸狭隘,自私偏执!
世子和贾敏不欢而散,贾敏心中难受,悲叹彩云易散琉璃碎,世间恩爱不长久,自己感伤流泪。但她再如何不愿,也改不了安郡王的决定,派人去荣国府送信,史夫人也无可奈何。因为这是世子的正当权利,这官司就是打到皇上面前,贾家也不占理。何况,皇上也不会偏向贾家的,要不宗室就要闹开来了!
安郡王本来只想找个身份略低的读书人家女儿来当侧妃,免得引起嫡庶之间的矛盾来。在知道贾敏的反应后,安郡王也恼火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准备选一位正经文官家的女儿来,也是警告一番贾敏。
但这人选可不易得,文官总要维护自己的骄傲,岂肯把自己女儿送去当人家的侧室?如果对方是某位前程远大的皇子,那又另当别论。安郡王府高价请官媒四处寻找,还真给找到了一位满足这条件的姑娘来。
这姑娘姓李,父亲原是中过三甲进士,鸿胪寺丞,从五品的官。但三年前不幸捐棺,留下妻子和一儿一女。朝廷体恤,在他身后,按照五品的职级抚恤,但家中顶梁柱倒了,生活自然大不如从前。
李姑娘与幼弟守了三年父孝,之前家中又在忙着父亲的病情,因此耽误了婚事,今年已经十九岁了,这在古代可算是大龄姑娘了。媒人说,那李姑娘明艳大方,父亲去后,她照料母亲,打理家业,非常能干。。若是他父亲还在,她断然没可能为人侧室的,但如今家中需要有人扶持,为了母亲和年幼的弟弟考虑,说不定她愿意应下呢,这李姑娘是个孝女!
周侧妃对此事很上心,亲自上门去相看,见李姑娘果然落落大方,行事又很得体,心中非常满意。又见她的母亲态度温和,弟弟读书用功,一家人通情达理的,很有教养,更加想要促成这门婚事。
周侧妃代表安郡王府,给李姑娘郑重做出了许诺,答应好生安置她母亲和弟弟,在王府不远处买下三进宅子给他们居住,另外送两个庄子给她母亲养老,日后帮着安排他弟弟上学堂。至于李姑娘,那是以世子侧室的名义进门,要上玉牒的,身份不低。
李姑娘又找人打听了安郡王府的情况,世子的为人,还有贾敏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