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
  4. 第126章 不速之客
设置

第126章 不速之客(1 / 2)


毛玠只是刚正,不是笨,一瞬间他就明白了,虽然不知道曹无为什么要给这个小孩扬名,却已经知道曹无写那十三个故事,都是为了这个小孩。

他心中骂了曹无八百遍竖子,脸上神色却未变。

为了千古留名的序言,忍了。

他拿出手中那本小册子给邓艾看,邓艾看到最后一页,摸了摸头,神色颇为尴尬。

“这……这是……”

“是你家将军给的。”

毛玠叹息一声,曹无竟然连这小孩都没告诉。

又是几百遍竖子,邓艾终于领他去见了曹无。

好在这一路上没有见到那些衣不蔽身的婢女,毛玠神色终于平复了些。

曹无正在空处练习五禽戏,整个人神清气爽的。

这回曹无对毛玠比较客气,寒暄之后,看了毛玠的序文。

“夫孝,德之本也。然孝经千字,难释其全貌,因作十四孝……”

曹无读了一下序文,又翻看了恒阶的润色,两人都是熬夜做的,写的比曹无原本好了太多。

二人都是大儒,虽然自己出了力,却把曹无的名字放在第一个,他们放在后边,这让曹无感叹古人敦厚,这种大儒最重视名誉,明面上绝不会做欺世盗名的事情。

他提了几个要求,毛玠欣然答应,领命去了。

当天下午,许都的名士收到了一本小册子,各自喜欢的不得了。

第二天一早,整个颍川郡的世家都收到了。

第二天傍晚,北方的邺城也收到了。

于是文界震动。

十四个故事中,有一些人是现在还活着的,比如王祥、邓艾。

有官员听说了邓艾的事情,便主动为邓艾申请免除徭役。

邓艾都成了流传千古的孝子了,还要去服徭役、田役,岂不是朝廷昏庸了?

于是,雪片一般的奏章飞往尚书台。

临时管理尚书台的新任左部尚书刘先头都大了。

他也是荆州降将,在荆州名气很大,八月刘琮投降的时候,他被封为尚书,成为曹操对荆州官员封官许愿的一员,和新任光禄卿蒯越一起到了许都。

在东汉,尚书台有五曹尚书,分别为选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

这五曹,就是日后六部尚书的雏形,五曹都听命于尚书令,三公九卿只要不录尚书事,就都只是清贵,权力不如尚书。

荀彧执掌尚书台后,这种情况更甚以前,国家大事全部出自尚书台,荀彧以一个排名进不了前二十的尚书令的官职,控制了整个北方。

他的功劳,从封地就能看出来,万岁亭侯荀彧,万岁亭可不是外边那些乡野郊区,而是当世最为繁华的几个亭之一。

有荀彧这个掌控全局的大佬在,刘先的左民尚书,一开始还做好好的,可是等到长江战事平息,荀彧突然托病。

选部乃是日后的吏部天官,荀彧牢牢控制在手,左民尚书就成了尚书台最大的官,刘先被迫临时掌管尚书台,他的麻烦就来了。

北府将军托人开后门给一个小孩子免徭役,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本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被其他几曹尚书给架住,说是此例一开,往后国将不国。

刘先心中翻了十万个白眼,清楚这些人私下不知道开了多少后门。

可是面上只能同意,压住了这个事情。

等到各地请求免除邓艾徭役的奏章到了尚书台,刘先才知道事情闹大了。

有心不去管,等荀彧病好,或者曹操回来,可是当司隶校尉钟繇等重臣都来上书,他就不敢不回复了。

刘先坐在台中,看着南方唉声叹气:“还是荆州官员好做啊,只需要清谈就行了。”

言罢,他在免除邓艾徭役的文书上用了印。

一个小小新野孩童,牵动了整个朝野,事件自此盖棺定论。

……

“举重若轻,举重若轻啊!”

诸葛亮举着上有“大汉尚书台”字样印章的文书,欣喜道。

陆逊也露出笑意。

两位谋士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的主公,竟然如此化解了邓艾之事。

他们二人,想的是把所有人都带上,但却因为不符合曹操的性格和利益,不能施行。

曹无却是不通过自己出手,而是把自己的便宜徒弟打造成道德典范,轻松解决了这一难题。

邓艾不仅没了徭役,还闻名天下,为以后入仕铺平道路。

知道此事的邓艾非常不好意思,他很是早熟,本不觉得自己代母北迁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