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的木活,比如碗柜,下面注上尺寸,这样方便人直观的看,那玩意太重没法带到集上,这样画成画,人家一看就知道是啥,不认字也没关系,看画就成。”说着沈杏顿住了。 “唉呀,” “咋拉?”张小山被沈杏的一惊一乍搞的愣住了。 “我想到主意,怎么教孩子们了,这书你别买了。太费银子,到时候我送你。” “掌柜的…”沈杏又喊来铺子老板,“你这最便宜的写字纸多少钱一扎?”M.. “喏,这个,一百张,八十文。”老板指了指放在最角落一摞有些发黄的纸。 沈杏摸了摸,是粗糙了些,没办法,从三叔家拿的那些纸已经用完了,沈旭也要在纸上练字。“老板,这个给我三百张,二百文吧,这个纸也太差了,没法写字啊。” “那不成,不成,我进货价都不止这么些,最低你给220文吧。” “行!”沈杏本就不擅长还价,这下子还了二十文,心里高兴极了,她爹给了一两银子,刚花了些,还剩下半两多,呆会再买几个肉包子,还有糖块回去,希望她娘别叨叨。 沈杏抱着纸,“我买好了,你呢?” “你,你跟徐良元走得很近?”张小山踌躇了下,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沈杏没多想,“也没有,为了我爹的木器坊才学的字,全村就他学问好,还没啥架子,不会的记下来,积累多了等人家有空才请教一回。人家毕竟读书人,读书时间紧,还要给孩子们教书,哪有那么多时间呀。” “你干嘛问这个?”沈杏啰啰嗦嗦的讲了一堆。 “没什么!我还有事,你先走吧。”张小山又恢复了那张冷脸。 “噢,那我走啦。”沈杏跟他打了几次交道,虽然他总是冷着一张脸,但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冷漠。 “喂!”张小山在后面叫了一声。 “嗯?”沈杏扭头。 “从这往前直走,右拐弯往前就是主街,再往前就是你爹的摊子了,记住了。”张小山也没等沈杏回答,就往相反的方向走了。 沈杏过了好一会,才轻轻地“哦”了声。她没那么笨吧,就迷路了一回,这家伙… 买了一堆东西回了沈吉富的摊子,这时候一位有些上了年纪的奶奶站在摊子前正翻着沈杏画的画册。“这画的太不像了,难看。”这位奶奶自顾自的评价着,也不知道是说画画的难看,还是沈吉富他们做的东西难看。反正一直在那嘀咕,要不是沈吉富拉着,沈洵都想赶她了。 “爹,你渴吗?我去后面的胡家布铺给您讨碗水来?”沈杏放下背篓。 “你哥讨来了,这还有一碗,你都喝了,东西都买了?”沈吉富递给沈杏木碗。 沈杏连着喝了几口,“嗯,爹,回去替我圆圆,我买了很多好吃的,娘估计又要说我了。”沈杏喝完水,嘟着嘴。 “没事,有爹呢,你都买了啥?” “喂,卖货的,这个方桌大概多大?”沈杏还没回话,那位老奶奶指着画册问沈洵。 沈吉富手向沈洵轻轻摆了摆,站起身笑着迎上去。“老人家,这个大概这么大,都是跟原先自个家用的差不多的。” “噢?”老奶奶似乎听懂了,“喂,你家真的可以免费退换?” “是的,在五天内,也就是下个大集,你完好无损的拿来退,我退你银子。” “那我说是一两买的,你说五百文卖的,这咋说呢?”沈杏一开始还没想过这个问题,就想用免费退换货吸引顾客,也是让人家放心自家东西的品质。沈吉富想了想昨天在家可没演练到这个问题,有些不知所措的望着沈杏。 沈杏笑着上前,拿出刚买的一张白纸,“奶奶,您别担心,我们这高于十文卖出的木器都会签个收条,上面写明某人某日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文钱,上面再摁上你和我爹或我哥的手印。一式两份,到时候您拿着收条来,跟我这一对,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我们谁都耍不了赖。您看这样成么?” “我不识字的呀!”老奶奶显然不满意,沈杏忽略了古代文盲比识字的多得多。 “那这样奶奶,您就怕我们不能原封不动的退您钱,那我还是画出那天您买的东西,至于钱也画出来,您给我一两银子,我就画一两,并且再注上那些文字说明,跟这个画册一样,您看成吗?” “嗯,这还差不多。不过,这画是你画的?”老奶奶指着画册。 沈杏心里有些窃喜,她这简笔画可是独创,这古代肯定没有。“是啊,奶奶!” “看你年纪不大,情有可原,跟我小时候是没法比,就是我们秀坊打杂的丫头都比你画的好,太难看了,没一点美感,充其量就是认出画了个啥。没一点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