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明孽子
  4. 第316章 金秋时节的喜讯
设置

第316章 金秋时节的喜讯(1 / 2)


破镜再怎么修都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

朱瞻墉一家子因为吃榴莲引起的裂痕,自然也是不可能就此消失。

不过,几天之后,大家都装作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样子,登上了回南京城的海船。

一路上,大家沉默了不少。

好在出海的时间不短,大家也都找到了海上消遣的一些方式。

慢慢的,船上也算是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场景。

特别是当船队过了琼州,进入到广东布政使司的海域之后,一家人总算是恢复如初。

嗯,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子的。

大家依然有说有笑。

“这一路上碰到的商船可是不少,看来出海的船队比之前多了不少。”

即将进入到珠江口,朱高炽看着相向而行的船只,颇为感慨。

“商人对于利润是非常敏感的,出海的商家挣了钱,自然就会刺激更多的人出海。如此循环之后,情况自然跟几年前完全不同。”

朱瞻墉对现在的场面倒是不感到惊奇。

跟后世海上的繁忙比起来,刚刚碰到的那些船队算什么?

当然了,彼一时此一时。

有些东西自然是没有办法比较的。

“瞻墉,算算这个时间,已经到了秋收的时候了,广州府今年应该也已经开始种植高产粮食了,并且听说我们在出海的时候,王公公那一队去北美洲的探险船队,也顺利的带着你说的玉米回到了大明。不知道今年的秋收场景到底如何。”

虽然大家在海外,但是到了旧港之后,许多大明的信息就可以慢慢的收到了。

当然了,时间上肯定会有一些滞后的。

王景弘跟郑和同时出发去美洲,但是郑和却是早了一年回来,很多人都以为他的船队是不是消失在太平洋了。

没想到这一次等到他们下南洋的时候,却是从旧港收到了国内传来的消息。

王景弘带着玉米和一些其他种子顺利的回到了大明。

算算时间,今年第一批玉米应该也开始成熟了。

虽然第一批不可能大规模的种植,但是有了一个开始之后,几年后玉米的推广就不是问题了。

最关键的是现在土豆的种植已经推广了几年,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说是已经大规模的种植了。

这对大明来说,意义是非常不一般的。

有了土豆就解决了粮食问题。

这个说法可能不准确,也太夸张了。

毕竟后世玉米、土豆、地瓜什么的不缺,但是在一些国家,有些人还是吃不饱饭。

但是有了土豆之后,至少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粮食紧缺的情况会大大的缓解。

这个年代的人对粮食的需求是少于后世的,大部分也是一天吃两顿。

伴随着土豆和玉米的出现,大明的人口数量会不断的增加,生活水平也会不断的上升。

….这是朱瞻墉特别希望看到的。

“今天傍晚就能到达黄埔港,到时候情况自然就都一清二楚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土豆很是适合北方靠近沙漠的地方种植,也很是适合大西北那种相对干旱的沙土地上种植,甚至在奴儿干都司那种寒冷的地方也能种植。”

“这对我们大明来说实在是意义非凡。爹,我觉得这一回到南京城,爷爷应该很快就要准备迁都了。”

朱瞻墉虽然有点记不清历史上大明迁都北京城到底是什么时候。

但是大体上就是最近几年了。

现在有了水泥这些新式的材料,北京城的各种宫殿的修建速度加快了。

有了土豆这种高产的粮食之后,大明迁都之后的粮食问题又基本解决了。

那么迁都的速度加快,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大明虽然建国的时间还不算长,但是许多勋贵子弟在秦淮河岸已经失去了当初的勇勐,早点迁都北京城,也不是坏事。”

朱高炽对于大明勋贵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

不客气的说,现在的大明勋贵,跟朱元章时代是完全没有办法比较的。

这里面有朱元章清洗了一批人,朱棣靖难之役又对付了一帮人有关系。

但是跟大明都城处在温柔乡中的秦淮河边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说的也是,指不定迁都之后爷爷立马就要准备新一轮的北伐了,到时候瞻墉你估计也会被爷爷带着一起出征呢。”

朱瞻基这话,显然有点吓唬朱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