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大一统之间,魏晋南北朝始终处于战乱之中,反而出现了不少名医,但也因为战乱遗失了不少,非常可惜。】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原书16卷,在战乱中散佚,到西晋时期由王叔和重新搜集整理,但是一直到隋唐时期都秘藏而不显,以致于唐朝孙思邈都感叹“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
到北宋时期,经校正医书局林亿等校定后,才有了现在的传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论》专论伤寒,《金匮要略》专论杂病,《伤寒杂病论》的全书现如今已经不可确知。
但是这本书是华夏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体现了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是历代学习中医的必读教科书。
不仅从两晋唐宋,华夏古代的医学家在不断学习,日本同样研究《伤寒杂病论》,在临床广泛采用伤寒原方治病,还把其中的部分方剂还原,制成成药。
.
张仲景的弟子听到师父的名字又被提起,正高兴着,就听到了师父医书散佚,部分失传的噩耗,一个个比自己的书籍失传还要悲痛。
“难怪不说师父,师父的书怎么失传了这么多。”
“16卷只剩下两卷了?这也遗失太多了吧!”
张仲景安慰道:“两本,不一定是两卷。”
他在心中深深叹气,战乱啊,终究是因为战乱。
战乱带来疾病,带来死亡,也带来了文化的失传,这让他实在是无可奈何。
张仲景面上不显,脾气很好地在安慰弟子们,弟子们还在为师父打抱不平:“还是很少。”
“确实。”
年轻的弟子很快自己缓解过来,并且找到了解决途径。
“我们多多学习,都要传下去。”
“说出去咱们也是医圣的弟子呢!”
张仲景哭笑不得:“我还没写呢。”
“师父快写!我给您磨墨!”
“我给您摊纸!”
“我来整理病案!”
一个个特别殷勤,张仲景感动之余,心里忍不住有更大的野心。
既然后世如此重视这本书,他一定要写得更好,更多,更全,才能不负后世所望,不负自己这“医圣”之名!
【说完张仲景,还得说一下整理《伤寒杂病论》的王叔和。】
【王叔和本人编著了另一部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在书中把脉象分为24种,基本概括了临床上出现的基础脉象,后世虽然有所增加,但基本不出其左右。】
【王叔和,可谓是脉学中概括传承的第一人,集汉以前的脉学之大成,对后世影响颇大,比如唐朝太医署的太医学生必修基础课程也有此书。】
一位汉朝大夫受到启发:“概括前朝脉学都能写书?”
“我觉得我也行!”
他母亲笑了笑,
对儿L子的心态很能理解:“那你倒是写啊。”
“我看完天幕就开始写。”汉朝大夫看到母亲的笑容,微微脸红了一下,猜测是不是师父又在母亲面前吐槽自己只知道死读书不知道灵活应用了。
但是现在,汉朝大夫没那么自卑了,他学会了扬长避短,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
“论把脉看病,师父也说我没什么天赋,但是论博采众家所长,我未必不如师弟他们。”
母亲一想,自己呆是呆了些,但是读书极为认真,写作也很刻苦,或许,还真是更适合埋头研究和写作。
“那你试试,娘支持你!”
有了母亲的支持,汉朝大夫更高兴了。
“日后我就专心研究医学经义,统计概括前朝医学和师父师兄他们的病案。论灵气,我不如他们。但是论写作,他们不如我。”
他突然找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就像有的人擅长埋头做学问,有的人擅长教书育人一样,有的人擅长临床治病,有的人更擅长理论研究。
因为天幕,从汉朝开始,医家便开始有了一些分科发展。
专业的大夫去写书,比文人写书更能分辨可行性,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传承医学文化的方向。
【此书对世界医学也有影响,比如阿拉伯医学之父阿维森纳所著的《医典》,其中有关脉学的知识许多就来自《脉经》;】
【波斯学者兼医生拉什德·阿尔丁·阿尔哈姆丹尼,主持编纂的波斯文的华夏医学百科全书,名为《伊儿L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将华夏的脉学从阿拉伯传到欧洲,对欧洲医学发展产生了影响。】
【公元8世纪初,日本颁布大宝律令,中医药方仿照唐朝制度,也规定《脉经》是医学生必修教材。后来日本医学家编纂《大同类聚方》等医学书籍,参考了《脉经》。】
【当然,这本书也有缺陷,比如“王脉”“相脉”“囚脉”这种听起来像是算命的脉像,不够医学,有失严谨。】
王叔和脸红。
这不是,他年少家贫,出去行医总是被人看不起,接待权贵总得说一些好听的话。
再加上接触的不同阶级的人多了,看到一些脉相的共性,忍不住与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