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大英帝国为了通商,派遣使节马嘎尔尼来到华夏,给清朝皇帝献上贡品请求通商。 在这些贡品之中国,有六门榴弹炮,和西方研发制造的毛瑟枪、连珠枪。 “尊敬的皇帝陛下,这是我们大英帝国最新的武器,现在我们已经用火器完全取代了冷兵器的刀剑。” 大臣露出委婉而暗含得意的笑容:“我朝在几l百年前就已经有了火器。” “哦我知道,我们的火药和最初的火器就是从贵国传播而来。”马嘎尔尼的态度非常谦卑,或者说是整个大英帝国对通商的意愿非常强烈。 “请准许我为您演示一番。” 乾隆皇帝带着高高在上的态度:“行吧,也看看你们学习成什么样了。” 大清君臣骄傲的态度,从马嘎尔尼开炮之后吓得荡然无存。 完全不同的射程和火力,炸响之后让一群大臣吓得魂不附体。 乾隆的淡然脸色浑然不见,看到马嘎尔尼疑惑的表情,端起架子教训道:“如此残忍的杀伤力,有违天和。” 马嘎尔尼:??? 火药不是你们发明的吗?火器也是你们发明的,你们打仗使用火器就没有有违天和? 但是为了通商,为了女王,被斥责也忍了。 既然杀伤力太大的不接受,那换一个。 马嘎尔尼拿出巴掌大小的火柴,取出一根不到手指长的火柴棒,用红色火柴头的一头在火柴盒侧面轻轻一划,手里细细的火柴棒亮出一束细小的火苗。 大臣们缓过神来,此时看到小小的火苗完全不构成威胁,连连称赞:“不错,好逼真!” “宛如真火!” 马嘎尔尼更疑惑了:这就是真火,他们误会了什么吗? 乾隆帝兴致勃勃:“这是西洋幻术吗?” “不,这是火柴,可以用来点火。”马嘎尔尼的表情顿时微妙起来,“我听闻,华夏在宋朝时期已经有火柴了。” 乾隆帝顿时尴尬了起来。 . 南北朝时,北齐刚刚被灭,北齐后妃流落民间,无以为生,只好根据自己在宫中学到的手艺,在民间摆摊。 她正在给人推荐自己制作的火柴,当时叫做发烛:“您看看我这发烛,比蜡烛好用,可以应急。” 这时天幕放出火柴,后妃茫然抬头,曾经娇俏的脸上已经因为生活的蹉跎染上风霜。 她看着马嘎尔尼手中的火柴,一愣:“火柴,这不就是发烛吗?” 只不过比发烛更小,更容易携带了。 客人见到原来后妃卖的就是天幕上的东西,顿时大喜:“你这些发烛,我全要了!” 与天幕同款,还是后世皇帝都没见过的东西,今天可算是赶趟了! . 到了宋朝初年,发烛更加普遍。 “嘿,这不是引火奴吗?”学者陶谷正在与友人喝茶,看到火 柴哈哈一笑,跟同座的友人解释,“引火奴可以引发蜡烛,古称发烛。夜晚若是有急事,可以用来暂时替代火把灯烛。” “” ❧想看西羚墨写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 78 章 四大发明与工业革命8吗?请记住.的域名❧ 陶谷十分自信:“这有何难。劈杉木成细条,染上硫磺,放在一边。需要使用的时候摩擦杉木条,只要摩擦出一点火星,就会立刻起火,得到一个小火把。看起来就像是引来火焰的小奴儿,所以才叫引火奴。” 【火柴,在现代还有老人叫它“洋火”,其实同样起源于华夏,只不过大小不同,而且成分不同。】 【硫黄不能直接燃烧,主要是促进杉木或者松木摩擦时的火星壮大成火苗。古人称之为把“阴火”变为“阳火”。】 【到工业革命时期,西方人发现了“磷”,这才有了现代火柴的诞生。】 不知道是不是东西方化学家的共同点,都对“点石成金”很感兴趣。 华夏古代有方士沉迷“点石成金”,在西方同样有这样的化学家。 1669年,欧洲兴起化学实验,德国人亨尼格·布朗特有个朴素的梦想,想要“点石成金”, 有一天,布朗特在汉堡自己的实验室中,冶炼各种金属,企图从中炼出黄金。 他大胆地把白砂、木炭、尿液等放在曲颈甑中加热,当火烧得很旺时,突然从瓶里冒出一股白烟,凝结成一团白蜡样的东西。这团东西在黑暗中会闪闪发光,涂在墙壁上会留下光亮的痕迹,一遇到空气就会自燃起来。 布朗特给这种很容易自燃的新元素取名为磷,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