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臣们吃惊的,是李世明给独孤皇后的谥号——文德。 谥号,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太公望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指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 通俗的说,谥号就是人们常说的“盖棺定论”,对死者来说有多重要可想而知。 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所规定的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来选择,按照种类来分有三种:“美谥”、“平谥”、“下谥”。 美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在“下谥”中,又包含“恶谥”这种最为严厉的斥责。“恶谥”源自周厉王,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暴政被谥为“厉”。 毫无疑问,“文”和“德”都是美谥,尤其是“文”字。本朝认为认为“文”是最好的谥号,“为美无以尚也”。就算是在美谥里,也没有哪个谥号能比文还要美好。可见在圣上心目中,只有“德”这个单谥并不足以表现出妻子的美好,只有再加上最为尊崇的“文”这个谥号,才能表现出独孤皇后的盛德。 让群臣们如此惶恐的,是因为圣上给独孤皇后加的是“复谥”。 根据春秋礼法,单谥为正,双谥非正,在古人看来,只有当单谥不足以道尽逝者的美好品德时,才会用上复谥,所以复谥极为罕见。在此之前只有刘感这位忠君死节的烈士被赐了复谥“忠壮”,除此之外再没有人有过复谥。 再者,从皇后来说,史上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是汉宣帝皇后许平君。尽管之后的一些皇后谥号是两个字,如李世明的生母穆皇后谥号“太穆”,但这并不算复谥,而是属于“从谥”。 从谥,指的第一位一字本谥加一字从夫谥,自光武帝刘秀皇后阴丽华起。刘秀比阴丽华先死,谥号为“光武”。阴丽华死后,谥号为“烈”。其子汉明帝刘庄时期永平年间上谥,把自己老爹死后的谥号“光”字冠在其前,因此阴丽华的谥号为“光烈”。再如:李世明的生母窦皇后比高祖先死,她的谥号是“穆”。李世明老爹死后,谥号为“太”,因此窦皇后谥号成为“太穆”。也就是说,从谥基本上就和“随夫姓”一样的道理。 而“文德”二字,皆为主谥。以“德”不足道尽独孤皇后之品,直接加上最为尊崇“文”谥,皇后双主复谥史无前例。 李世明似乎没有听到独孤无忌的话,继续说道:“刻六骏雕像,下功臣陪葬诏。太平观内造原始天尊像,入太庙享《光大》舞乐。” 群臣面面相觑,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句话说了四件事,一件比一件惊人。 第一件事,刻六骏雕像。李世明马上取得天下,先后乘骑六匹骏马,在统一中国的大业中,曾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六匹战马,均以西域国语命名。分别为:飒露紫,什伐赤,白蹄乌,青骓,特勒骠,拳毛騧。 这六匹骏马贯穿了他的一生,是他最为心爱之物,到现在不是战死就是老死。之前,由阎本德绘制六骏图,就是爱不释手。下令将它们刻石立碑以作纪念并不为奇,而是这个时间点。 按道理来说,这种最为心爱之物,应当作为自己将来的陪葬。也就是说,这句话中隐隐透露出李世明本人也想将来葬在那里。 如果第一句话说得还不够明显,那第二件事就相当于直接挑明了。下功臣陪葬诏,让功臣们将来也葬在附近,这就绝不是皇后陵的规制了。 这句话无疑说明,李世明公然下诏自己将来安葬于此。 问题是在此之前,从未有过帝后合葬之事,李世明这又是要开史之先河。 第三句为文德皇后造元始天尊像,二真夹侍,拟香园之妙,写空歌之仪。隐隐露出尊封神位的意思。 在最后一句中,则直接把这话说明了。 这话的意思是将独孤皇后的神位供奉在太庙中,并享用庙乐歌舞,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