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很多名人都各有突出之处, 但王莽在这里面仍然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个,毕竟历史名人那么多,能被大家众口一词的表示一定是穿越者的只有这么一个。”
“但其实我不是很关心王莽是不是穿越者, 毕竟不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政策那就是没用的政策,只会给当时的社会和人民带来破坏和痛苦。”
王莽脸色僵硬, 不因时制宜嘛
“王莽用自己的想当然颁布了的政策, 最后不仅没办法落实,还被推翻了,那些曾经视他如圣贤临世的追随者又将他视如魔鬼。”
“所以说政策的好坏真的不能纯看政策,从今天来看落后的政策在当时是适宜的, 起到的积极作用大于负面影响, 那么就是一个好政策。”
李一并不打算深入讲王莽,他又不是今天的主角。
李一笑眯眯道“我只是想说, 如果放在今天, 王莽值得一座奥斯卡小金人,大满贯不在话下。”
“我愿称他为演技之神”
王莽嘴角微抽,感觉听起来就不像什么好话, 什么演技, 他很认真的干事业呢。
“王莽出生外戚家族, 当时王家权倾朝野,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最显贵的家族。
王家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 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这时候就凸显出了王莽这么个靓仔。
在一众纵情声色的子弟中, 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而且还勤劳好学。
他服侍母亲及寡嫂,抚育兄长遗子,行为检点,作风严谨,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对外结纳贤士。
偌大的家族中,他简直是一股清流,世人眼中的道德楷模,很快声名远播。”李一调侃道“难怪总说鲜花还要绿叶配,可真是有道理。”
“总之,这样的王莽会入了长辈的眼实在是太正常了。”
“长大后王莽就入中枢开始做官,他办事认真,对人更加恭敬,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前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
哦,王政君就是当时的太后,王凤是她哥哥。
所以当年王莽就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
王莽当时的名声已经非常好,好到他的叔父王商把自己的一部分封地让给王莽,封地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古代文臣武将拼搏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封侯获得领地呢,如此可见王莽的人格魅力
不仅如此,当时朝中的许多知名人士都为王莽说好话,汉成帝也认为王莽很贤能。”
好家伙,很多人都侧目,这人是真的会做人啊,尤其还真的让所有人把他当做这样的贤德之人。
“在这样的势头下,王莽很快身兼多职,三十岁就封侯,成为皇帝近臣。
在当时,王莽是最亮眼的政治新星,人气角色。”
“按说外戚出身的他即便再出色,也容易在大臣里面落得不好,但是王莽却依然与众不同。”
“王莽身居高位,却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
在这样言行合一之下,他越发受到赞赏,朝野的名流都称赞歌颂王莽,他名声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
“除了名声,王莽同样不缺手段,在大司马快退休时,准备选一个继承人,但是他有一个劲敌,于是王莽先下手为强,收集对方的罪证,所以即便当时对方暗中为接替担任大司马已做好了准备,依然被罢职下狱,王莽对待政敌的手段堪称快狠准。”
“于是他成功在三十八岁就成为当时西汉朝廷的大司马。
成为大司马后的王莽不但没有变成骄傲奢靡,相反,他执政后,克己不倦,招聘贤良,所受赏赐和邑钱都用来款待名士,生活反倒更加俭约。
有一次,百官公卿来探望他的母亲,见到王莽的夫人穿着十分简陋,还以为是他家的奴仆。”
“他的二儿子王获杀死家奴,王莽严厉责罚了他,最后逼王获自杀,为世人所称赞。
当时新帝继位,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嘛,所以王莽也不得不避开风头,卸职隐居,但他并没有随着隐居失去存在感,相反,还因为王获之死更是名声大噪,许多官吏和平民都为王莽被罢免鸣不平,要求他复出。”
“不大贤就是大奸啊。”汉文帝呢喃,以结局来看,此人自然是大奸之徒,乱他汉室江山。
“要不说人不狠不成功呢。”李一解释道“家奴在当时就是属于主家的财产,打死家奴只要拿钱赎罪即可,而王家是大家族,王莽在王家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他的儿子打死一个家奴根本不算事,王家更不缺这点钱。”
“所以这本来是一件小事而已,要是王家掩饰的好,毕竟深宅大院病死一个人算得了什么,说不定根本外人都不知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