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濛道长师从桃李满天下的正阳子道长,曾经也是皇宫中的常客,直到皇帝登基后才慢慢被边缘化。
时隔多年,他再次成为皇帝的座上宾,却是满心的无奈。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痴迷于长生不老,结果都不过是一抔黄土,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过是承载的容器有所不同。
生老病死,无人能逃出循环。
“道长慢走。”长乐公主将鸿濛道长送上回太清观的马车,劝慰道,“红尘多扰,无需太过介怀。”
鸿濛道长深深地看了长乐公主,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施主保重。”
大观六年夏,鸿濛道长请辞钦天监监正一职,宣布闭关三年。
皇帝拆掉了宫内的玄都观,改建万寿山,按照道教八卦所列的艮方叠土数仞而成。
新晋受重用的广微子道长负责主导此事,各地的奇石如流水般涌入京城,运载着石头的船队所过之处皆是满目疮痍。
为了运载一块高四丈的巨石,征用了宋观宇出海多用的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桥梁尽毁,良田让道,连多年的城墙都要被凿开。
百姓的怨气横生,却无法上达天听。
也不知是不是坏事做太多糟了报应,皇帝在炎炎夏日因为贪凉感染了风寒,每日都觉头疼欲裂。
广微子道长趁机献上了独门炼制的丹药,其原料中就有一味南疆独有的草药。
萧昀舒领命前往南疆,就像是水滴入江海,了无痕迹。
除了定安侯一月三封的奏折责问满朝文武为何不派人去寻找他的儿子儿媳,其他人都默契地选择了不发表任何意见。
倒是传说中被绑架的佑安郡主不断有消息传回京城,有时是报喜,有时是求救,大部分时间都是前言不搭后语,对长寿村的研究更是毫无建树。
程天禄受命分析过数封信的笔迹,笃定是有人冒名顶替,混淆视听。
那些托人送来京城的仙草,一次次被太医院辨别是普通的药草,甚至混进了可以致命的毒草。
皇帝从期待到失望再到焦躁,逐渐演变为对程小棠和萧昀舒的怀疑。
事关千秋大业,他如今能信任的人不多,几经斟酌,最后还是派莫琛前往南疆调查长寿村和仙草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此期间,皇帝没能经受住对长生的渴望,再次服用含有仙草的丹药。
太医院院正于公于私都不希望皇帝再次陷入对丹药的依赖,劝说无果却触怒了龙颜,挨了四十大板后贬为庶民。
要不是长乐公主提前作了安排,老头子差点就被活活打死。
其他太医见状顿生唇亡齿寒的畏惧,更不敢随意开口,反正丹药那点毒量也吃不死人。
只是他们都没想到,广微子道长的胆子比丹霞子道长要大得多。
就在皇帝在丹药的帮助下重振雄风准备召开选秀为后宫增添新颜色时,愕然发觉京城中不知何时多了五六家女子书院。
京中世家大族众多,对女子的教养也各有千秋。
这些书院教的既不是往年的《女诫》《内训》一类女子专学的书籍,也没有传授经典的四书五经,而是开设了五花八门的课程。
有诗词歌赋,也有农学医术;有点茶插花的风雅,也有刀枪棍剑的凶悍。
最让人意外的是有些娇滴滴的女子竟然学起了铁匠的活计,跟着去年前线受伤退伍的老兵们学习锻造武器。
皇帝一想到未出阁的女子成日跟臭烘烘的铁匠混在一起就觉得恶心,大笔一挥,将所有曾去过去书院读书的女子剔除选秀的行列。
消息传到宫外,许多原本还不愿让女儿读书的人家,立即改变了主意。
明眼人都看得出老皇帝的身体状况,这时候将女儿送进宫中约定于一辈子守活寡,连生下皇子博前程的机会都没有。
女子书院因祸得福,迎来了一大批新鲜血液,大幅度地填补了账单上的空缺。
虽然各大书院的幕后东家不在意金钱上的盈亏,教学的女夫子们却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想尽办法让书院扭亏为盈。
不过为女儿着想的人家终究是少数,如花似玉的秀女们依旧如期出现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满意地挑选了一批八字相符又貌美的少女,当晚就临幸了最出挑的美人。
此后连续三日,他宠幸了不同的秀女,依次进行封赏,好叫宫外那些故意将女儿送去书院的人知道,他们的皇帝雄风依旧。
直到第四日,皇帝人老心不老地在万寿山与新晋婕妤玩捉迷藏,被突然松动的奇石砸中了后腰,再没站起来。
皇帝瘫痪在床,太子刚满两岁,朝堂再次陷入动荡。
关键时刻,太后娘娘选择垂帘听政,带着瘫痪的儿子和年幼的孙子一起上朝,暂时压下了废太子改立成年皇子的呼声。
没等她松口气,皇帝是被万寿山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