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织明
  4. 第一百三十二章:民心所向?
设置

第一百三十二章:民心所向?(1 / 3)


开封城南三十里外有一处村落,名叫大关头庄。

大关头庄东边临近刘家河,西面不远则是开封往通许的一条大道,庄上原有百姓二百余户,口一千余,可连年都是旱蝗灾难,又加兵祸,大多都已离乡逃难去了,现有不过二百余口老弱罢了。

勇毅军大将魏知策率领的腾蛇营数千将士,如今便是驻扎在这里。

此地位于开封城的正南方,向北行三十里即是禹王台,而向西北约二十五六里便是张诚行辕所在的新城集,其往西面行二十里路便是陈铮白虎营驻地相公庙。

而闯曹联军所在的朱仙镇,距离此地也不过二十里的路程,骑兵急进也就个把时辰,即使步兵大队半日也可行到。

大关头庄地处平原之上,周围无山形可以利用,唯独在庄子南面有一处高近十丈的土丘,而土丘东面临近刘家河处,还有一个方圆十余丈的大土坑,便于蓄水。

所以,魏知策便把自己的大营立在了此处,将这处大土丘括进自己营寨之中,同时就近从旁边的土坑中挖土修筑寨墙,并从刘家河饮水过来蓄在这一处大水坑内,在营寨中形成了一个大水泡子,以解决将士供水之需。

魏知策根据防守的需要,除了将中军主营设置在大关头庄南外,更是在庄西面的大道上筑起一座偏营,同时在庄北还另外筑起一座小营,三面将大关头庄包围了起来。

如此,既扩大了自己营寨的正面,使得贼军围攻的范围加大,难度也随之增加,且更将大关头庄紧紧护在了中间,使得庄内残留的二百余口老弱免去刀兵之苦。

这边的大小三座营寨都与大关头庄相同,而在庄外则同大营外一般,皆是花篱与沟渠交替,完全无法有效通行,这也是为了避免一个营寨陷落,贼军便可直接突破其他营寨。

如此一来,就算贼军全力突破了一处营寨,那么还要继续攻打大关头庄,继续面对庄外的花篱和壕沟,以及那加固完成的厚实庄墙。

魏知策原本就是朝廷童生的出身,难得的文武全才,自然也是深知“民心所向”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谨记着永宁伯的嘱咐:“此番我们进兵河南剿贼,并非只是为了解开封之危,亦不是为了同流贼争夺一州一府之地,实则就是‘民心’的争夺而已,谁能够成为‘民心所向’,谁就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尤其是永宁伯最后的那一句:“如果不能使我勇毅军在河南成为民心所向,那么就要让不归心于我的人,全部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如此……我勇毅军便是唯一的‘民心所向’!”

其实,魏知策在心里仍然觉得永宁伯这个想法,实在是过于残忍了些,但他又找不到更好的话语来反驳,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现在他也正是按着永宁伯的吩咐,努力争取着河南的民心……

腾蛇营的中军骑兵率先赶至大关头庄,可却并不进入庄内,而是在庄子外面巡逻守护,直到魏知策率领大队抵达后,更是亲自步行进入庄内。

他一进入大关头庄先发放粮谷,再寻找庄子里年岁最长的老者,请其暂时主持庄内的诸般事务,并严正声明大军自己大军绝不取庄民一分一毫。

其实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大关头庄里已经是粒米无存,更别说那些瘦弱的如同皮包骨一般可怜村民,哪里还有一丁点值钱的物件可以抢掠了啊?

正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自打魏知策率领腾蛇营到来之后,他们每日里虽不能大鱼大肉,但至少一日三餐都有得吃了,就算早晚两顿都是稀粥,中午也只有一个黑面馍馍,那也让他们觉得神仙日子,亦不过如此了啊……

甚至庄子里的几位老人更寻到魏知策,希望他可以将那十几个半大小子给带走,哪怕从了军会有生命危险,那也比在这活死人墓般的庄子里,干坐着等死的好啊!

勇毅军的军规军律甚为严苛,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求对百姓“秋毫无犯”,而且在平时的大戏里也总是表演一些穷苦百姓被欺负的内容,他们个个感同身受,从内心里就不喜欺负骚扰百姓。

而且,勇毅军中虽大多都是宣府军户的出身,但这些年里不断地扩编,如今几乎一大半都是京畿、河南等地的穷苦百姓出身,又怎会刻意去欺辱他们呢?

人啊,往往是从众者多!

身处的环境决定了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就好比左良玉、贺人龙等将领的部下,就是劫掠百姓、杀良冒功的惯犯,毕竟整营的将士都这么做,大家就会认为这么做并没有什么错,而且如果你不与大家保持一致,很可能你就是下一个被杀良冒功的对象。

而勇毅军中的大多数将士,都已经习惯了严苛军律军规的约束,所以在这样的群体之中,战士们也就都遵守规矩,没有人愿意做那个出头鸟,去挑战严苛的军令。

现在,魏知策对于大关头庄老人们的请求,自然是满口答应,如此一来,他的腾蛇营与剩下的那二百多庄民便成了一家人。

这不但对魏知策固守营寨有所帮助,这些人将来还可以成为勇毅军在河南的宣传者,四处去宣扬勇毅军的仁义。

自打这十几个半大孩子加入腾蛇营后,庄子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